来赋资料网 教育教案

小学数学与美术融合课程案例5篇

发布时间: 2024-03-01 15:19:29
下载文档

在美术中,通过材料选择、颜色搭配、构图设计等方式,学生可以对生态环境、物理光学和化学等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学生在美术实践中还可以观察生态环境、生物形态,了解自然界的奥妙,增强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

四、美术与社会实践

在美术实践中,可以通过社会实践与美术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美化校园、公益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美术实践形式,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美术的社会实践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融合多学科的理念对小学美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不仅能体验美学的乐趣和美术的艺术魅力,还能在实践中发现与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得到全面发展。只有注重多学科融合,才能使小学美术教学真正地发挥其潜能,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小学数学与美术融合课程案例4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剪对称鱼形》,是一节基本的手工制作课。

海底世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深蓝色的海水中生活着花纹漂亮的形状多样的鱼类,是深受儿童表现的对象之一。《剪对称鱼形》就是以海中的鱼为欣赏对象,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鱼的一些基本特征,感受鱼形的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造型表现,利用并结合手工剪纸的表现形式,用折—画—剪的方法展示鱼形的美,体验鱼形的美。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是一年级,而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物体的形象思维大多反映于表象上。因此,我遵循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通过视频、图片营造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暗示,观察比较,设疑点拨,讲解示范等方式让学生产生对

称鱼的认知,期间穿插激励性语言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快乐中在动手中剪制、创造出对称鱼形的可爱的艺术形式。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对称的基本特征和形状,利用一些鱼的对称特性描画、剪简单可爱的剪纸鱼。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制作的能力;体验美术剪纸活动的快乐。

3、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点】:用对称法剪、刻简单可爱的鱼。

【教学难点】:描绘对称鱼的半边形状和花纹,及使用剪刀,剪出鱼形和花纹。

【教学准备】:折纸、剪刀、彩笔海洋图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

【导入】剪对称鱼形

一、情境设置,激趣导入

海绵宝宝给我们一班的小朋友寄来了一张邀请卡,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卡片上都说了些什么呀?

课件:(欣赏海底鱼图片)

谁来说一说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有哪些花纹和颜色?学生反馈回答,教师演示课件

归纳小结:大自然中的鱼千姿百态,有的瘦瘦的长长的,有的胖胖的圆圆的;鱼鳍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长了翅膀;鱼尾有长有短,有的像剪刀。如果你今天画鱼时能突出它的一个特点,相信你的鱼会更有特点。

【讲授】剪对称鱼形

(二)、引导探究

孩子们别着急,要想参加海底之旅,还需要获得通行门票才可以奥。

1. 孩子们,请看!这条小鱼,叫泡泡,是大海里万千小鱼中的一条,虽然鱼儿的外形不同,但是它们的身体结构都是相同的。你们知道鱼的身体分为哪个几个部分吗?(教师出示范作)

2. 同桌两人讨论,师生上台贴鱼的结构。鱼头、鱼身、鱼鳍、鱼尾。

课件:太棒啦,大家成功获得门票了,事不宜迟,我们就出发吧!

3. 出示教师提前画好的海洋背景,一组一幅,共三组。

今天我们要剪的就是对称鱼形,教师板书课题:剪对称鱼形学生自学剪纸步骤。

4. 师生归纳小结:折-----画剪。

教师示范:沿中线对折,上下或左右两半大小和形状是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图形。

(彩纸对折口朝右,半条鱼儿画左边,花纹加在身体里,最后沿线剪下来)

5.(1)出示错误范例,引导学生观察纠正。

(2)课件出示花纹:圆形纹,月牙纹,锯齿纹,水滴纹,花瓣纹,心形纹,逗号纹等等。

6.朱老师剪了一条鱼,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

【作业】剪对称鱼形

订单
查询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2751653207 举报邮箱:2751653207@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来赋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754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