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赋资料网 读后感

孙子兵法读后感2000字大学生15篇

发布时间: 2024-01-26 17:12:24
下载文档

接下来就我阅读孙子兵法后对其进行一下简介:

《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那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那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

《谋攻篇》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前三篇说的是战略运筹。

《军形篇》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讲的是如何透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以上三篇是作战指挥。

《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一样状况采取不一样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以上三篇是战场机变。

《地形篇》讲的是六种不一样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以上两篇是军事地理。

《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以上二篇是特殊战法。

以上就是我阅读过孙子兵法一书后对其做的归纳总结,接下来就我读过孙子兵法后自我的一些见解。

一、信息与智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我,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我,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我,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

博弈方拥有的信息越多,即对决策的环境条件了解得越多,决策的正确性就越高,得益自然也就越好。因此在博弈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就是关于得益的信息。博弈论中,我们通常把博弈各方都完全了解所有博弈方各种状况下得益的博弈,称为具有完全信息的博弈。而将至少存在部分博弈方不完全了解其他博弈方得益状况的博弈,称为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博弈。

信息是决策的前提,不仅仅不一样的信息及不一样的信息拥有量影响决策的结果,而且信息完全与否也影响决策的选取。能够说,信息就是决策。求其在单人博弈中,信息越多,即对决策的环境了解的越多越充分,决策的正确性就越高(计的针对性就越强),得益也就越好(计的效果就越好)。因此,信息的数量和准确性,就成了决策的关键。虽然《孙子兵法》中没有信息的资料,但是信息对称是知彼知己的重要内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含义又能够理解为:对自我和对方的信息掌握,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保障。在任何状况下,信息及对信息的把握都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前提和保障。

在《孙子兵法》中,包含准确决定力和丰富经验的智,是获得信息并进而克服信息缺失,甚至制造信息不对称的无构成本。因此,能够把《孙子兵法》中的多算胜,少算不胜中的算理解为智或智慧决定。即多动用智慧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保障。而信息缺乏或不对称,从而无法正确地制定、选取对策,则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行动、策略与计

计是《孙子兵法》的核心。

在很多状况下,人们所关心的博弈结果并不是取决于博弈方某一个阶段的行为,而是取决于整个博弈过程中的行为。各博弈方在针对每种可能的状况如何选取完整的行动计划,就是博弈的策略。策略是原则的,既包括了许多具

体的对策和行动,即是一个完整的计划体系,同时又透过这些对策和行动来实现自我。

《孙子兵法》十三篇蕴含着许多战争策略思想。如上兵伐谋、兵贵胜,而不贵久、择人而任势、避实而击虚、以迂为直等。这些战争策略都从不一样的侧面体现着速、奇、神的战术原则。《孙子兵法》十三篇是一个策略与对策的统一体。策略居于对策之上,对策寓于策略之中,以策略决定对策,以对策实现策略,从而以行动来完成战争策略的目标。

三、最优化与谋

从战争是敌对双方较量的角度看,把《孙子兵法》当作单人博弈似乎有点不合逻辑。但是,《孙子兵法》只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是孙子本人对于军事问题的一些看法。正是基于这一理由,我们大可将其视为单人博弈。《孙子兵法》单人博弈的最优化问题,表现为围绕打胜仗的一系列最佳政策、策略、战术、途径、作战方式和方法的选取。

战争具有零和博弈的特点。而战争的结果,正是具备了零和博弈的这种特征。因为尽管战争本身有胜利方和战败方之分,但从人类礼貌的角度来看,战争毕竟是对人类礼貌和人的生命的践踏,也是社会资源的损失与浪费。因此,战败的不仅仅仅是战败方,而是人类自我。从社会效用和福利的角度来讲,战争是没有赢家的。

上兵伐谋是《孙子兵法》一系列战争对策选取中的最好的策略选取。因此,它具有选取中的最优化的含义。上兵伐谋源于孙子对战争的正确认识,也是孙子知兵而非好战军事文化智慧的体现。

四.总结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能够这么说,做人做事是一门涉及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学问,要掌握这门学问,抓住其本质,就务必对现实生活加以提炼总结,得出一些具有普遍好处的规律来,人们才能有章可循,而不至于迷然无绪。

孙子兵法读后感2000字大学生7

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十一篇“九地篇”的第三部分,顺详敌之意。

一、兵法解析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hui)。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订单
查询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2751653207 举报邮箱:2751653207@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来赋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754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