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句子都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从句子成分来看,都是“主语+谓语+补语”的结构。
A句表示动作完成了,并达到了预期的结果。B句表示动作完成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C句既可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达到预期目的(坑的深度达到了事先的要求),也可以表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坑的深度超出了事先的要求)。
她[把衣服]洗<干净>了。
她[不]同意这样做。
(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为(自尊心)问题。
第一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他洗了”,表意不清;
第二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她同意这样做。”意思相反;第三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核心归结为问题”,意思不明确。主谓之间用“‖”隔开。例如:
(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昨天],(全班)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由上所述,我们把汉语常式句的语序简单归纳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状语有时可以放在主语前,也可以放在主谓之间。如“他昨天没来。”和“昨天,他没来。”除了强调内容不同外,意思变化不太大。
划分句子的口诀:
句子成分要划对,纵观全局找主谓。
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地位。
“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
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
句子成分分析法当然也有其自身缺点,如由于强调中心语,把修饰成分看作附加成分,使得语义理解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提取的句子主干的意义和句子的实际意义相矛盾。例如“于福的老婆是小芹的娘”这一句提取主干就成为了“老婆是娘”,显然主干意思和原句相去甚远,读起来滑稽可笑。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它的优势是可以分析出句子的主干成分,便于句型归纳。这点可和学生说明。
我们所说的倒装句指古代汉语句子成分顺序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子成分顺序来说的。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方法及句子成分顺序,可以借此推导出倒装句的四种类型: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如判断一下例句分别属于倒装句中何种类型?
①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覆之以掌(《促织》)
③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推导步骤如下:
(一)例句①忌不自信。
第一步:对于古代汉语句子,我们可以直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利用句子成分划分的符号对译句进行句子成分的划分。
如: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直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
第二步:对原句进行句子成分划分。可直接根据直译之后的句子相对应的成分直接在原句中用符号标识出来。如直译后句子中“邹忌”是主语,那么原句“忌”就是主语;“相信”是谓语,那么“信”就是谓语;“自己”是宾语,那么“自”也仍为宾语。
如:忌‖[不]自信。
主+状+宾+谓
直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
主+状+谓+宾
可见“忌不自信”的成分顺序是“主+状+宾+谓”。相对于前面总结的现代汉语常式句成分顺序来说,例句中宾语“自”放在了谓语动词“信”的前面,这就叫做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主要是看宾语和谓语的位置关系,如果宾语在谓语前面,就是宾语前置了。
示例及练习部分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