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前,我准备了充分的操作材料。但是我忽略了孩子们对楼层和房间号码的理解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孩子们遇到了困惑。另外,在贴上小动物的图片时,我限制了孩子们的思考能力。虽然活动整体上还是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但是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困难,这可能是因为平时接触这种操作机会较少的原因。
在小班建构课程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辨认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并能够说出它们的名称。在认识这些图形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它们的特征。
为了准备这个活动,我们需要准备三张大卡纸,上面画有不同的图形,还需要一些小动物头饰和木块。
首先,我们让孩子们帮助小动物造个家。我们出示各种图形的大卡纸,让孩子们分成三组,在桌上用木块围出图形的外部轮廓,感受图形的特征。然后,我们带领孩子们参观小动物的家,有三角形的家,有正方形的家,还有圆形的家。让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这些图形的特征。
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下这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让孩子们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哪些是圆形的,还有哪些是正方形的。
最后,我们邀请小动物回家。孩子们可以说出小动物的家是什么形状的,比如:“我请小兔子住到圆形的家里。”
最后,我们进行一个有趣的游戏。教师扮演老狼,孩子们扮演小动物。在场地上画有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当作小动物的家。当老狼来抓小动物的时候,孩子们要根据指令躲到相应图形的家里,否则就会被老狼抓住。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会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图形,还能锻炼他们的肢体动作和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们一起送小动物回家吧!
设计思路:
孩子们通过给小动物喂食的活动,了解了动物的明显习性。他们发现小白兔是跳着走的,小鸽子会飞,小泥鳅只会在水里游。孩子们很喜欢模仿动物的走路姿势。为了激发幼儿对听故事、讲故事和编故事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个语言活动叫做《小动物回家》。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情景中进行合理的想象。
活动目的:
1. 在看看、讲讲、表演小动物找朋友回家的过程中,幼儿学会角色对话,喜欢听故事。
2. 幼儿能大胆想象,并愿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学说动词:飞、游、走。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各种动物的图形。
活动过程:
一、通过多媒体课件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了解故事角色,展开讨论。
1. 提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小动物?
2. 引导幼儿想象小动物是怎样回家的。
二、欣赏多媒体课件,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和动词。
1. 逐幅观察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察画面,合理想象,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2. 提问幼儿观察画面,问他们小动物是怎样回家的。
3. 让幼儿学说对话,比如蝴蝶飞起来,小鸟看见了,它会说什么?小鱼在水里游动,乌龟会怎么想?
4. 问幼儿小猫想和小狗一起回家,它会怎么说?
三、欣赏故事,幼儿自由跟讲角色对话。
四、根据自选的动物进行故事对话编写。
1. 教师扮演小马,问幼儿小马应该和谁一起回家。
2. 教师找一名幼儿进行对话的示范,比如小马和小羊一起回家。
3. 让个别幼儿扮演角色找朋友回家,并进行对话的编写。
4. 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游戏,并编写对话。
五、教师总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小结:幼儿们都找到好朋友了吗?原来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走路方式,有的会飞,有的会游,有的会走,还有的会跳。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走路方式呢?
这次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并且提高他们的跑步和跳跃能力。通过这次活动,还可以继续让幼儿练习听信号做动作,看标志做动作。
为了准备这次活动,我们需要一些小动物的玩具或图片,数量要和幼儿的人数一样。还需要一个场地,可以按照图纸上的示意图来布置。
活动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准备活动,教师和孩子一边唱着《走路》这首歌,一边模仿歌曲中的小动物的动作,自由地走、跑、跳。
接下来是基本部分。教师吹哨子,让幼儿回到教师的身边,然后告诉他们游戏的名称和玩法。教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到森林里玩耍,但是它们忘记了回家的路,我们来帮助它们吧。”在去的路上有很多标志,看到山洞要钻过去,看到红色的线要像小兔子一样跳,看到黄色的线要跑过去。幼儿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一个小动物,然后跑回来把它放在筐子里。
幼儿带着小动物到森林里玩,把小动物放在森林的地板上,然后跑回来。幼儿可以和老师一起玩游戏,练习时要注意看标志做动作。男孩子和女孩子各玩一次,全班幼儿一起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