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安全驾驶,始于有备”的做法,养成良好的安全驾驶习惯,增强安全驾驶意识等内容。
1.安全生产意识强不强,直接关系能否安全生产。
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养成,一方面靠驾驶员的自身学习,另一方面靠管理者的教育培养。
2.驾驶员主要是指交通工具的驾驶者,一般多指汽车的驾驶者。
包括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
各个类型的驾驶员根据不同的运输和车型又分为若干个类型。
如出租车驾驶员、长途客运驾驶员、大客车驾驶员、轿车驾驶员等。
3.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是指以培训学员的机动车驾驶能力、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以培训道路运输驾驶人员的从业能力为教学任务,为社会公众有偿提供驾驶培训服务的活动,包括对初学机动车驾驶人员、增加准驾车型的驾驶人员和道路运输驾驶人员所进行的驾驶培训、继续教育以及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等业务。
一、上车前检查及保持正确驾驶姿势
疲劳驾驶是安全驾驶的隐患之一,而不适的座椅位置则是导致驾驶员快速疲劳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正确的驾驶姿势可以有效保护驾驶者的安全。
座椅高度以头顶距顶棚1拳为宜,前后使腿部保留一定弯曲度即可。
反光镜调整左侧地平线高度1/2~1/3,车侧迹线1/5~1/6。
右侧地平线1/2,车侧迹线1/5。
此外,行车前对车辆的细致检查,如胎压、仪表盘等也可大大降低安全隐患。
道路运输,是一个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的智力和体力交替进行的工作。
车辆运行的安全如何至关重要。
而影响安全的首要工作,就是在行车前、行驶中和行车后的安全检视。
是指驾驶员在行车前、行驶中和收车后,对汽车运行中与安全有直接关系的零部件进行检查、观察的过程。
近几年来,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治理安全问题一直是行业头等大事。
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驾驶员提前预防,即将许多项目制度化地在行车前、行驶中和收车后进行检查、观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始终使用安全带,安全才有保障
汽车安全带是一种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被誉为"生命带",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
据国外数据统计,驾驶人未系安全带的事故死亡率约为系安全带的37.7倍;前排同乘者未系安全带的事故死亡率约为系安全带的10.6倍;后排同乘者未系安全带的事故死亡率约为系安全带的3.1倍。
因此,驾车过程应全程使用安全带,最大限度降低意外带来的损害。
不系安全带是一种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1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头盔。
”不系安全带已构成违法,违法就应受到处罚。
生活中,有许多人开车、乘车嫌麻烦,不系安全带,一旦发生碰撞,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不系安全带,车辆发生激烈碰撞后的7个0.1秒后就是死亡。
据交通安全测试,车辆发生激烈碰撞后:
第一个0.1秒,汽车前保险杠和“前脸”会被撞毁;
第二个0.1秒,虽然汽车大架已经停下来,但汽车的其他部件仍然在以每小时88公里的速度前行,这时司机出于本能伸直双腿支撑,双腿会在膝关节处断裂;
第三个0.1秒,方向盘开始破碎,且方向盘轴已接触到驾驶员的胸腔;
第四个0.1秒,汽车前轮损毁,车体开始肢解;
第五个0.1秒时,司机的躯体被方向盘轴刺穿,肺部开始出血;
第六个0.1秒,冲击来得更加剧烈,汽车大架挤压成原来的一半大小,驾驶员的头撞上了挡风玻璃;
第七个0.1秒,方向盘轴、车门断裂后挤压着司机,但这已经不会再对司机造成任何痛苦——因为司机已经死亡。
不系安全带是群死群伤的要素,系上安全带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率就大大减少,为有效防止客车群死群伤,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开展“安全带—生命带”专项行动有关事项的通知》(厅运字〔20xx〕127号)文件,要求:督促企业按时完成规定车辆座椅安全带的安装。
各地要督促客运企业对没有安装座椅安全带的高速公路客运车辆,抓紧安装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