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赋资料网 畜牧

2023年乡镇畜牧兽医个人总结5篇

发布时间: 2023-03-29 16:20:51
下载文档

全区全年没有发生畜产品安全事故,具体工作中主要抓好:

一是抓好责任落实和监管巡查。我站针对畜牧环境整治后监管对象变动较大的特点,从新摸底调查进行梳理,并对每个对象落实了巡查监管责任人,通过签订监管责任书,明确每个监管人员监管职责、对象和任务。按照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每季度一次,养殖场每月一次。做到监管巡查留有痕迹,真正将巡查监管制度落实到实处。

二是抓好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检。1-10月我站对养殖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各环节,共抽检各类样品1737批次(其中养殖环节尿样305批次,屠宰环节1400批次,猪肉32份、猪肝6份、禽肉5份、禽蛋5份)进行瘦肉精、兽药残留等指标的监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同时配合农业部、省、市开展畜产品安全监测各一次,共抽取样品65批次,检测全部合格。三

是抓好专项整治行动。今年先后开展了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瘦肉精专项整治、养殖环节抗生素专项整治、肉及肉产品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通过对重点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整治后,全区畜产品安全质量状况不断改善,畜产品安全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四是抓好养殖场准出制度落实。今年我区在原来4个场的基础上,今年对剩余4个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实行准出,通过养殖场负责人完成市级质检员培训,开展瘦肉精自检,落实准出制度,目前我区已按照市级要求实现规模养殖场准出制度全覆盖,通过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畜产品安全源头管理。

(五)认真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

针对年初黄浦江死猪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我区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出台落实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对我区符合自行处理病死猪的条件的规模生猪养殖场,经审查合格,按规定要求申报的,给予每头80块的补贴,到10月底全区共处理病死猪6678头。二是强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开展养殖场(户)再告知再教育,发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告知书” 并签字承诺。落实病死猪监管人员,监督养殖场按照 “五不准一处理”处理病死畜禽,并期开展巡查,对发现的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清理、打捞和无害化处理。加强监督执法,对发现的不按规定处置病死猪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查处。三是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按照市局“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模式建设病死动物收集点,对养殖场病死动物进行集中处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成集中收集点的布局规划,确定了5个病死动物集中收集点,由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对养殖场建设病死猪待处理房等设施设备的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

(六)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一步强化。

全区产地检疫工作有了新突破,屠宰检疫工作明显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

一是规范检疫工作,切实提高产地检疫到位率,全面开展检疫申报制度和协检制度,严把上市动物安全产地关,全区产地检疫率100%,规模场检疫申报率达100%。切实加强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依法做好入场监督查验、检疫申报、宰前检查、同步检疫和检疫记录,监督业主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和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整顿屠宰场检疫队伍纪律,确保检疫操作规程落实到位,全区1-10月份屠宰检疫生猪30.37万头,牛545头,共检出不合格生猪363头,全部作了无害化处理。

二是加强流通监管,严格执行省外调入动物及其产品风险评估制度,按照要求,落实调运单位资格备案,严格活禽的市场准入,全面落实索证验证制度,严禁销售无检疫合格证明的活禽和禽类产品,严禁从人或动物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省(市、区)调入活禽。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全年立案查处动物卫生违法案件2起,有效打击违法分子,规范动物防疫及产品经营秩序。

三是加强动物防疫条件监督,严把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批,严格按照行政许可要求,做好资料审查,现场勘验,今年我区有1个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许可案卷获得市级行政许可优秀案卷。开展动物诊疗机构专项整治,通过加强动物诊疗机构执业兽医的管理,规范动物诊疗机构经营行为,加强执法检查,提升我区动物诊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今年全区两家宠物医院应整改后达不到整治要求,吊销诊疗许可。

(七)开展智慧畜牧业推广工作,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根据市局下达的智慧畜牧业推广任务,我区根据实际制定出台了《XX区20xx年智慧畜牧业工作方案》,确定8个街道(乡镇)、7个养殖场开展智慧畜牧业推广建设。为加快推广进度,我区在9月根据不同对象分两批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落实专人对智慧畜牧业系统推广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同时区畜牧兽医总站在日常巡查中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使用单位按要求进行系统维护和管理。已完成基本信息采集,上传数据5446条。

(八)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按照市新型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要求,我区积极推进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建设和基层动物防疫员协检员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屠宰场检疫监督力量,设立驻中心屠宰场动物卫生监督分所,新增官方兽医两名,已发文上报区政府审批。按照市农财两局《关于印发XX市基层动物防疫员及检疫协检员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要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积极开展基层“两员”队伍建设调研工作,在调研基础上,做好领导参谋,促进基层队伍合理过渡,加快两员队伍落实进度。

二、存在问题

1、基层防疫队伍薄弱。我区18名防疫员中有11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年龄老化严重、知识陈旧、业务水平差,随着新的工作内容不断增加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按要求完成日常工作,同时由于存在历史遗留问题,阻碍了两员管理办法政策的落实。

2、存在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区通过畜牧环境整治,全区畜禽饲养规模明显下降,小、乱、差散养户基本消除,部分街道乡镇思想上放松了警惕,日常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我区畜产品主要依靠区外调入,畜禽及产品流通频繁,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依旧存在。

3、畜产品应急保障能力有限。我区现有6家生猪养殖场,存栏为1.82万头,生产潜力已经充分挖掘。随着北仑城市化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泰山路提升工程等实施,部分保留场将被征用,养殖规模进一步缩小,遇到疫病、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将难以保证应急供应。

三、工作计划。

1、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主要工作:一是制定年度防控工作计划,落实好防控责任;二是做好免疫预防工作,开展以日常免疫为基础,强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确保全区免疫密度和免疫耳标佩带率均达到100%;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的国家规定要求。

2、做好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主要工作:一是落实监管责任制度;二是制定检测计划做好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检。三是突出重点问题,继续做好专项整治行动;四是创新监管机制,做好养殖场准出制度等长效机制建设。

3、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官方兽医队伍建设,推进屠宰场动物卫生监督分所设立工作。推进基层队伍建设,落实“两员”政策,出台“两员”管理办法及考核细则,促进基层队伍新老更替。

4、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主要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协检制度,规范产地检疫;二是完善省外调入动物风险备案制度,严格执行市区内动物产品分销制度,加强畜禽交易市场监管,完善索票索证等市场准入制度,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对畜牧生产、动物防疫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5、规范区中心屠宰场检疫工作,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开展驻屠宰场检疫站规范化建设项目,完善检疫站硬件设施设备;二是提升检疫员工作能力水平,招聘检疫员加强检疫力量,建立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出台检疫员工资改革方案,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三是加强检疫站管理,细化完善检疫站各项管理制度,派驻官方兽医入场,落实专人定期巡查制度,监督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6、深化智慧畜牧业体系建设,推广应用投入品管理、检疫申报、屠宰检疫管理等子系统,完成市级下达的任务。

7、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监管,完成5个生猪养殖场无害化集中收集点建设,落实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加强收集处理运行过程监管,逐步向动物诊疗机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推广,确保我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到位。

8、巩固畜牧环境整治成果。建立防止养殖回潮长效机制,落实巡查监管人员,开展日常巡查,对发现复养、新养的养殖场户,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取缔,同时配合环保部门做好保留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的监管。

2023年乡镇畜牧兽医个人总结3

畜牧业是我乡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受到各种疫病的威胁,以及烟草、松脂、茶叶的快速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乡畜牧业的发展。但是在上级业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单位团结带领全乡的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和村动物防疫员,在加强动物疫病防治;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改良畜禽品种;开展种草养畜,扩大草料来源;实施检疫检验,确保肉食安全;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畜农素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控制了动物疫病对畜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了全乡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我乡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全乡畜牧业产值收入稳步增长。

一、全年畜牧业生产情况

底,全乡生猪存栏19970头,大牲畜存栏10340头,羊存栏2510只,禽存栏75630只,生猪出栏8860头,大牲畜出栏1042头,家禽出栏80755只,山羊出栏1355只,类总产量974t,禽蛋产量47t,畜牧业总产值达1050万元。

二、主要工作

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年初下发的畜牧兽医工作的各项量化指标,明确目标任务,狠抓各项措施落实,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我乡畜牧兽医工作,全乡的畜牧兽医工作做到了早计划、早安排,有目标、有措施。

1、根据墨牧发[]39号,墨政办发[]123号文件精神,全力以赴,抓好动物免疫和疫病防控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了春秋两季动物常规免疫和w病、禽流感、猪蓝耳病强制免疫工作。并全年开展补针,与村动物防疫员、养殖大户、贩运户、营销及加工户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共签订动物防疫责任合同22份,并全年对他们进行监督管理,为他们提供兽医技术服务,全乡先后投入牧医科技人员47人次,深入全乡10个村158个村民小组3515户养殖户中,开展了动物防疫工作,全乡全年累计使用各类防疫疫(菌)苗276540(ml、头份),累计完成动物防疫注射187456头只次,蓝耳病、w病、禽流感免疫密度达100%;猪瘟免疫密度91.3%;鸡新城疫免疫密度93.7%。

高度重视动物疫情监测,疫情报告工作,要求乡站牧医技术人员和村动物防疫员,随时关注辖区内动物疫情动态,特别是重大动物疫情动态,一旦出现异常立即上报乡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

积极开展兽医门诊和畜禽驱虫保健工作。全年累计治疗畜禽2.74万头只,治愈畜禽率89.7%,实施驱虫保健12.6万头只,为畜主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2、把好活畜(禽)市场检疫和肉品检验关,防止动物疫病通过市场传播。凡是上市交易牲畜100%接受检疫,年内共检疫1485头上市牲畜,在肉品检疫方面,乡政府驻地肉品100%来自定点屠宰场,即上市肉品100%是经过检疫健康产品。全年共完成肉品检疫1300头条,其中疫猪肉990头,牛肉310条,检疫出不合格的病猪肉1头,已按动物防疫有关规定做出销毁处理。同时加大对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对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长期监督检查。

3、畜禽品种的改良工作。通过努力,我站于获得了《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并为农户提供品种改良服务,全乡建立1个猪人工授精改良点,全年共进行猪人工授精改良402窝,在肉牛冻改配种方面,我乡采取常年为农户提供流动配种服务的方式,但是由于人民群众对杂交牛认可度不高,我乡牛品种改良步伐有些缓慢,全年只完成5胎次配种。

4、饲草饲料推广工作,全乡累计种植优质牧草328亩,乡站调供各种饲料87吨,其他个体户共调供各种饲料近140吨,全年共制作青贮氨化料11.7吨。

订单
查询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2751653207 举报邮箱:2751653207@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来赋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754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