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庆油田采油信息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1、石油会战阶段1959年9月26日,以松基3井喜喷工业油流为标志,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用三年时间就拿下大油田,一举甩掉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2、快速上产阶段19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先后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以平均每年增产300万吨的速度快速上产,并勘探准备了一批可开发的新油田,为1976年原油产量跨上5000万吨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3、高产稳产阶段““””结束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大庆油田也从此迈入“年产5000万”的高产稳产阶段。从1976年到2002年,实现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4、可持续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油田可持续发展出现的诸多矛盾,为确保向国家持续做出高水平贡献,大庆油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维护国家石油供给安全、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承担国有企业三大责任出发,确立了创建百年油田发展战略,制定了《二次创业指导纲要》,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大庆油田开发建设100周年之际,继续保持我国重要油气生产基地的地位,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工程技术服务和石油装备制造基地。[5] 大庆油田自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石油总产量的47%;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48.2亿立方米,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万多亿元,特别是原油5500万吨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据介绍,在《日本现代史》里,经常能看到“如果当初找到大庆油田将如何如何”的词句,他们为没能在战前找到大庆油田始终感到“遗憾”。原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森川清在回忆“满洲的石油开发”时说,之所以没能找到大庆油田,“是因为战前日本钻探的深度只达到大约700-800米,钻探技术是难以达到足够的深度。”实际上,标志大庆油田发现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恰恰是开钻到1357-1382米之间的油层才出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种说法。对此,最有启发性和权威性的还是我国地质大师黄汲清的说法,他和李四光一起是“陆相地层生油”理论的提出者,他还是大庆油田的主要发现者。他曾讲:日本人在东北找了30年没有找到油田,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陆相地层可以生油。对此,日本地质史学者也认为,从根本上说不是钻探设备不行,而是“探矿思想的问题”。科学,发现了大庆;科学,同样迅速地发展了大庆。早在1964年,大庆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这个口号,当时曾是那样地激励着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油田据介绍,一口井打到底,在800—1200米之间,通常有100多个含油的砂岩层,最厚的达20米,最薄的仅0.2米。大庆人的工作对象就在这千米之下的岩层中———那被他们形象地称为“地宫”的地方。在那里,整个石油开采系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黑箱”,开采工作如同一项“隐蔽工程”。如何保证油井准确打入有开采价值的油层?怎样确定不同性质的油层层性以采取相应的配套技术?在开采过程中,以怎样随时掌握油层的变化以改进完善工艺保持稳产?所有这一切,唯有通过可靠的数据,通过一系列反复试验才能找到答案。这便构成了大庆科学的求实精神的客观基础。———大庆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高含水阶段后,油田综合含水已高达90%,储采结构严重失调,成本攀升和效益下降矛盾突出,油田开发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对于油田二次创业的艰难,有人形象的比喻:“油田综合含水达到90%,就好比人被水淹到了脖子,含水95%相当于淹到了嘴,含水达到98%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从历史上看,一般油田的开采高峰只能维持三五年,以后产量就会递减。但凭什么大庆油田的产量长期保持在5000万吨的水平线上?一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高含水长期稳产注水开采技术》,硬是使大庆油田地质储量由原来的26亿吨增加到48亿吨,相当于又找到了一个大庆油田。———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进一步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非常重要。大庆油田自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至2013年以来聚合物驱油技术已经在大庆等油田开始成功应用,大庆的科技工作者还在世界首创出一种更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泡沫复合驱油技术。仅大庆油田适用该技术的地质储量就达近20亿吨。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石油开采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原始创新技术,这不仅是现今中国石油工业技术创新的亮点,对于世界石油开采也将是一场革命性的技术进步。
大庆油田历年产量(万吨)
年份预计产量(万吨)实际产量(万吨)天然气产量(亿立方米)备注
1975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1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76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2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77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3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78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4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79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5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80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6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81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7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82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8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83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9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84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10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85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11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86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12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87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13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89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14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90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15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91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16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92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17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93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18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94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19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95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20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96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21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97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22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98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23年稳产5000万吨/年。
1999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24年稳产5000万吨/年。
2000年50005500暂无数据连续25年稳产5000万吨/年。
2001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26年稳产5000万吨/年。
2002年5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年。
2003年40004840暂无数据连续1年稳产4000万吨/年。
2004年4000暂无数据暂无数据连续2年稳产4000万吨/年。
2005年40004640.03暂无数据连续3年稳产4000万吨/年。
2006年40004495.10暂无数据连续4年稳产4000万吨/年。
2007年40004169.8333暂无数据连续5年稳产400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