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饲养的习俗,欢迎阅读参考。
俗话说:黑毛猪儿家家有。养猪是饲养习俗中较为普遍、复杂的一种,买猪要挑寅、丑、午日。拉母猪配种,本地叫“牵窝”,沿途要挽些草疙瘩,说是挽得多猪娃下的多,挽得大下的大。母猪下崽,最怕遇到穿草鞋的人靠近,说他们会把猪乳带走。为了防止万一,就在猪圈门上挂一双烂草鞋或一个装桐油的小竹筒。胎盘又叫“猪衣包”,要用棕袋盛着挂在漆树或构树上,因为这些树爱流液汁,日后奶水充足。也有挂在柳树上的,因柳树一插就活,长得也快。选杀猪的日子跟逮小猪差不多,杀时若血乱溅,主家爱遭“口罪”(吵架)。久不过山,日后就有气受。递刀后猪若跑了就更为不利,不是办事不顺利就是有什么灾祸。猪叫时要焚香念叨:“猪儿猪儿你莫怪,你是阳间一碗菜。”杀猪匠除带走猪鬃和汤毛外,不要什么报酬。
孵鸡俗称“抱鸡”,要在鸡窝里放一块生铁,说是这样可以使鸡蛋出齐,避免寡蛋。若种蛋是借来的,就用麸炭在上面画上条纹,状如西瓜,据说也能防止寡蛋。抱多长时间,已形成一句俗谚:“鸡抱鸡,二十一;鸡抱鸭,二十八”。小鸡出齐后,用筛子装着放在艾烟上熏一下,说此举能避免瘟疫。为了防止小鸡拉稀,第一天的饲料要用油拌。
买猫也要择日子,以“寅”为最好。寅属虎,猫儿就会虎虎有生气。捉猫均用升子装,外面罩一布袋,到家后放在磨子上推三转,以防胡跑乱窜。传说猫是高级动物,死后会转人世,因而盛食用碗装。猫死后不要埋掉,大都搁在树杈上“天葬”。
一般指牲畜就食饲料的方式,包括以饲料就牲畜与以牲畜就饲料两种基本类型。前者多在畜舍饲喂,故称舍饲;后者是使牲畜自行采食生长、遗留在土地上的饲料,故称放牧;部分舍饲、部分放牧的称半舍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饲养方式不尽相同,但从放牧到舍饲是人类社会多数地区饲养方式的总趋势。同时,放牧和舍饲本身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饲养方式的变化反映畜牧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发展。
放牧
畜牧业中最早的饲养方式是完全利用天然饲料的游牧。游牧适合牲畜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习性,天然饲料又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且能自然更新,在牲畜稀少的古代是游牧用之不竭的饲料资源,因此游牧曾是人类很长历史时期中的重要生产活动。随着牲畜增多,出现了畜多草少的矛盾,依靠放牧的畜牧业便转入长期停滞的阶段。直到生产力发展了的近代,开展了草地改良,放牧才又得到发展。天然草地的改良,是放牧条件的大变化,是使天然草地不断减少天然成份和增加人工成份并最终成为人工草地的过程;也是放牧所利用的饲料从自然资源变为人类劳动的产品的过程,以及逐渐改游牧为定牧的过程。放牧这种历史悠久的饲养方式,对开发、利用大面积草地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由于电围栏、畜牧业机械、畜用化工产品的广泛使用,以及飞机播种,放牧地水利工程的兴建,优良品种和疫病防治新技术的推广,生产管理的改进,而使放牧逐步走向现代化。
舍饲
舍饲是从作为放牧的补充开始的。由于放牧受到天然饲料的限制,种植业成了越来越重要的饲料基地,舍饲逐渐变为主要饲养方式。舍饲的发展反映畜牧业对种植业的依赖增加,也反映畜牧业在农区的发展。舍饲为发展不适于放牧的畜禽,扩大畜牧业的内容提供了条件;同时加强了人对牲畜的控制,有利于采用新技术。工厂化饲养是舍饲的现代化,可全面控制环境,使牲畜成为整个畜产品工厂机器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显著地提高了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
半舍饲
半舍饲有的是由于放牧不能满足饲料的需要,故补以舍饲;有的则是舍饲畜牧业为了利用可供放牧的饲料资源,如附近的天然草地、田边野草等。半舍饲的形式有的是白天放牧,晚间舍饲;有的是夏秋放牧,冬春舍饲;也有的是育成阶段放牧,育肥阶段舍饲,并在地区上形成同一牲畜先在牧区育成,后在农区育肥。饲料工业的发展,添加剂与补充饲料的广泛应用,使完全不结合舍饲的纯粹的放牧趋向减少。
有时饲养方式也指畜牧业中的经营形式,如中国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中的牲畜统一饲养或公有私养(分散给社员家庭饲养),私有私养(社员私有的牲畜分别由各自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