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享心得体会,学生们可以感受到自己在综合素质提升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这种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同时,他人的肯定和赞扬也会成为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源泉。
当我们踏入训练场的那一刻,便开启了人生中一次意义非凡的转变。拓展培训,这个曾经只闻其名的活动,如今让我深深受益、感慨万千。
在这短暂却充实的一天里,拓展训练给予我们的启发和经验,犹如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岗位,只要用心体悟,都能从中获得极为有益的人生感悟。其中,有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
首先,目标一致与互相信任至关重要。从训练伊始的背摔、巨人天梯,到最后的毕业墙,几乎在每一个项目中,我们团队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出谋划策,为了共同的目标全力以赴。大家毫无隔阂,摒弃本位主义,相互帮助与协作。倘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能如此,紧紧携手、相互扶持,那么我们必将成为一个团结且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令人难以忘怀的是背摔项目,在那里,我真正体会到了同舟共济与相互信任的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我必将以全新的心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与责任。
其次,毕业墙项目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伟大升华。这个项目堪称对我们意志的严峻考验,那高达 4 米的笔直石墙,没有任何工具可用,起初我们都在思索如何跨越。然而,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最终征服了这堵“石墙”。而更让人敬佩的是那些作为人梯底座的队员,他们不知承受了多少肩上与身上的“践踏”。还有那些为了帮助最后一名队员顺利攀上毕业墙,从而取得最终胜利的队员们,他们让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最为完美的升华。
拓展训练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却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的成功永远建立在团队成功的基础之上。我体会到了远远超越个人成功的团队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受到了团队给予每个人的巨大鼓舞与关爱,也领略到了浓厚团队氛围所激发出的高昂斗志。当队友们把我拉上 4 米高的台子时,我深切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伟大,团队合作正是我们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我坚信,通过这次拓展训练,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必将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战胜各种挑战,取得优异的成绩。拓展活动让我在学会团队精神、信任与沟通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学会挑战自我,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鼓励他人,欣赏他人。更重要的是,在自然中放松,在游戏中学习,在欢笑中感悟,激发了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了群体的作用,增进了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了人际关系,学会了关心他人,更加融洽地与群体合作。
总之,这次拓展训练给了我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我必将把此次拓展活动中所感受到的一切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不断完善自我,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当前农村的教育已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也并非如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完整形态。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理想教育模式,是全面的基础教育,涵盖德、智、体、美、劳动等各个方面,将每一个环节都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注重理论教育,更强调实践教育,倡导快乐学习,追求师生平等、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就当前农村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践行。
首先,传统教育中的智育不可忽视。我们要端正教师的态度,正确引导教师、学生及家长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并非让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主义教育,而是坚持以智育为基础,拓宽教育路径,运用新的、高效的教学手段引领、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在重视智育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德育、美育、科学实践等方面的教育。
其次,必须克服应试教育的表面性、片面性和局部性。应试教育单纯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及身心健康发展,这种片面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再者,要开齐、开足各学科的课时,增加课外活动,开展课内外科技实践活动。定期举办全校性或多校合作的科技活动竞赛、音乐舞蹈表演比赛、体育项目全能竞赛、演讲口才比赛等活动,实现愉快教育,以乐促教、以乐施教。
最后,建立健全对非智育学科的教育教学考核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们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和钻研专业教育。促使教师教学专业化,学生学习多样化,教师分工合作,师生团结协作,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逐步向素质教育靠近。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虽身处信息的海洋,却常常深感信息匮乏。海量的信息摆在眼前,却未能被我们充分利用,着实令人无奈。
信息素质教育课上,老师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幽默机智的授课方式、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发挥不同老师优势的多人教学法等。课程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为我们传授了许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当我们掌握了众多信息搜集能力后,却逐渐放松了自己。有时,原本高速运转的思维渐渐放缓,甚至停止思考,完全奉行“拿来主义”。在这个缺乏原创的时代,先进的网络技术让我们学会了偷懒,复制粘贴便能轻松解决问题,这让我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陷入了千篇一律的烦恼。
曾经,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或者偶尔写写小文章、编编小故事。但我似乎从未为这个梦想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要么不知如何努力,要么因懒惰而未付诸行动。我常常告诫自己要努力,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拖延计划,直到最终放弃。
参加大型作文竞赛时,我曾向一位资深教授请教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写作水平,他的回答是“保持一颗好奇心”。这句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我受益匪浅,但由于我的交际能力差、圈子窄,至今仍时常处于“OUT”的状态。
众所周知,大学图书馆是一座宝库。能否在大学期间实现蜕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信息素质教育课让我对图书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认识到坚持每天读书的重要性。在书中,我们能重拾思考能力和昔日信念,增添自信与优雅,学会如何学习。
时代的车轮飞速向前,我们必须奋力奔跑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技术日益高明,但更应提高自身修养。信息素质教育课不仅教会了我搜集信息、查询资料的能力,更让我明白,在这个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才不会被无情的岁月抛弃。我们被信息包围,也要学会将信息为我所用。
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迈入了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人才、知识以及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若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依附地位,受制于人。因此,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会转化为激励他们积极向上、为祖国努力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可以采取众多有效措施。但我认为,在众多环节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欲照亮他人,自己先要有光明;欲点燃他人,自己心中先要有火种。一位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影响力,更要有强大的人格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如同一部好教科书,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巨大而深远的,甚至可能让学生受益终生。高尚师德的表现,首先在于行为。
正如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所说:“没有人能为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无声的语言,但它却能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无法获得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具说服力、教育力和启示力。行动就是力量。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鼓舞着一个人,它会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说,眼睛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他们会无意识地模仿所看到的一切,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行为模式就会与身边教师非常接近。这就如同许多昆虫会呈现出与它们所吃树叶一样的颜色。因此,教师的影响力尤为重要。
即使是一些看似细小的行为,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细小之处对学生品性的好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教师谆谆教导的东西学生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教师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情感方式、纪律观念、勤劳风范和自我控制等具体行为,却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持久的影响。一位作家在晚年时曾感慨地说起他的一位老师对自己的深深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句话的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当他在身边时,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良好的师德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啊!也许,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改善和提高自己。
凡此种种,谨与同道共勉。
素质教育提出多年,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我对如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和体会。
素质教育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针对现有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质量、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然而,必须看到,尽管几年来推进素质教育在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进展,但目前仍未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当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存在重视语数外等主科教学,忽视音、体、美等学科教育和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教育,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的情况。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日常教学中要依法治教,自觉遵守学校安排的课程、课时,规范学生的作业量和作息时间。不能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而要进行全面考核,把健康和能力还给学生。
深化素质教育,就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工作中要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只重视升学有望学生的做法,促进学生以德育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克服只重视智育,甚至只重视考分,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的“应试教育”倾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思考问题、参加社会实践和从事感兴趣的自主学习活动。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按照“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认真组织施教,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现行的中国教育体制中,素质教育的贯彻仍有一定困难。因为素质教育并非简单地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去乡村体验生活,也不是不考试、不留作业。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敢于质疑、懂得创造,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也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者,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适应日益变化的教育形势,努力做一名自觉践行素质教育的工作者。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的综合素质评价,旨在促进个体和谐发展。其重要特点在于关注过程性评价,评价要求达到“三化”,即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互动化、评价内容多样化。
我校在开展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积极推行评价方式改革,建立了一套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基础,以学科模块评价登记表为主要内容,以研究性学习评价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评价表为重要补充,以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学生本人的多主体互动评价为主要特点的过程性、发展性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其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对学生的评价与考试工作和新课程改革相对接。根据自己这一年的亲身体会,现将以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和管理为主要形式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些做法简要总结如下:
明确评价的目标在于通过“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和管理,全面、全程、客观且富有人性化地记录“学生个人成长的足迹”,打破现行的考试制度,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衡量,温馨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调动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以评促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