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蝈蝈的养殖技术,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1)选址:要选在背风向阳高燥之处 周围无高大建筑物、遮荫物,采光良好,一般符合入射角55-65度。
(2)备料:用细竹杆 毛竹片 钢筋等材料弯成拱形做骨架,覆盖养殖专用网后,在覆盖塑料薄膜和草毡。
(3)整地:选好地后,可根据地形来定棚的走向,宽度长度 然后放入沙子,以棚内7CM 的深度见沙为好,放入沙的目的是为母蝈蝈产卵容易更重要的是第二年小蝈蝈出土孵化率高、出的快!
(4)种植率:植物的种类有黄豆白菜,玉米等(为了增加立体空间,便于活动增加养殖数量)整好地后再扣棚,再种植。那样对搭棚操作十分方便。
(5)扣棚:
1.高度对以后操做方便,一般为1.8米-2.2米。
2.适当增加空间再搞好保温的同时能提高采光效果,增加蓄热量
3.要考虑到自然灾害发生,如:大风暴雨冰雹大雪对棚的损害。
(6)社会联系:应保持与村庄 街道 闹市一定的间距。
1.总体布局应体现建场的方针任务,做到节约用地。
2.规模养殖场应划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
3.各类蝈蝈养殖品种大小等排列顺序。
4.场内道路要通畅 布局紧凑 要适当考虑到将来的扩建问题。
【中国命名】蝈蝈
【学名】优雅螽斯
【功效】利水消肿;通络止痛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科属分类】螽斯科
【主治】水肿尿少;腰膝肿痛;湿脚气
【生态环境】生活于荒地草丛及豆地中。这是蝈蝈的兄弟——蛐蛐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及河南、江苏等地。
【动植物形态】螽斯,全体绿色。触角鞭状,长于体躯。复眼卵圆形。前翅近膜质,较弱,前缘向下倾斜,静止时左翅覆于右翅之上方。雄虫在左前翅的轭区有圆形的发音器,右前翅的基部有光滑的鼓膜。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外侧。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3只。外用:适量,研末吹耳。
【出处】《中华本草纲目》
在野外自然界中,若虫共要蜕6次皮。蜕皮时头向下,足抓住附着物,头胸蜕裂线先开裂,再是前足、中足、后足、触角及腹部蜕出,历时约65分钟,最后将蜕下的皮吃掉。
在野外的天然蝈蝈成虫多在上午羽化,经1—2周开始交配,历时30分钟左右,直至雄虫排出乳白色直径达10mm的粘性精托,并附着雌虫生殖器内外,才算结束了交配。这时雌虫腹部向前弯曲,并用口咬食精托,将精子挤入贮精囊中,不取食精托则不能产生受精卵。蝈蝈一生可以进行多次交配。雌虫交配后2—3周就开始产卵,产卵期很长,怀卵后体重可增加3倍左右。产卵时腹部向上提,产卵管垂直的插入土内,产卵瓣上下蠕动,将卵分批分散的产于土中。产完一批卵后抽出产卵管,用力向后弹土,封闭住产卵孔,再继续产卵。白天产卵比晚上多,7月上旬开始产卵,高峰期在8月,9月末或10月上旬结束。每头雌虫产卵300—440粒,每粒卵重14mg。1000只母蝈蝈理论可以产300000—400000(30万至40万)枚卵是非常的惊人的 !!雌雄成虫寿命近似,一般却为80—90天。进入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成虫就死亡了。
1年繁殖1代,以卵在土中过冬,成虫或若虫嬉戏栖息于谷物田间或灌木丛中。喜食豆科植物的嫩茎与嫩果实。虽是害虫,但人们喜饲养,供作玩物听其鸣叫。
蝈蝈属于螽斯科。螽斯科鸣虫一般共同的特征一般有:身体呈扁圆柱状。头部较小,颜面倾斜或垂直。头部有复眼1对。在复眼内侧有丝状触角一对,细长,一般明显长于体躯。单眼2—3个。口器为咀嚼式,由上唇、上下颚各1对、下唇及舌等部分组成。上颚即大牙特别发达,粗壮坚硬,内缘常呈锯齿状。牙尖黑色,牙的前半部多为红色或紫红色,牙根色淡。胸部背面有发达的前胸背板,形状多变。侧片发达,有些种类在侧片和前胸背板后缘相交处形成肩凹陷。前胸腹板平坦或具有刺状突起。有些种类前翅和后翅较为发达,但也有些是前后翅强烈缩短或完全无翅。足3足,跗节由4节组成,在最后一节的顶端有爪1对。后足股节十分发达;前足胫节基部有开口式或闭口式听器。腹部通常有背板10块、腹板8(雌性)或9(雄性)块,在最后一节背板构成下生殖板,形状多变,有时还有附属突出的部分。雌性的产卵管比较长,呈剑状或镰状形。螽斯科的鸣虫的前翅均具有发音器——音锉和刮器。直翅目螽斯科鸣虫均属渐变态,经历产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态,以卵越冬,大多产卵于树上或土中,一般一年一代,也有以若虫或成虫越冬的。植食性、肉食性与杂食性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