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并使用小学道德与法治听课记录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听课记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研组名称:道法教研组
主持人:组长
活动时间:十月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所有道法老师
活动内容
教研主题:教研主题:道德与法治课上如何促进学生合作研究性学习
一、教研缘起
合作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如何促进学生合作研究性学习,是我们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应该为之反复思考的命题,也是今天我们教研的重点。
二、教研过程
贾老师
道德与法治课要促进学生合作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小组的构建,决不是简单的“合座”。在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通常要考虑到下面几个要点: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
冯老师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组建小组的方式有以下三种:(1)同桌合作。这种合作方式,较多的用于对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2)小组合作。这种合作方式最常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班级中的同学分为几个小组,编组时,注意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3)“邻近”合作。这种合作通常用于合作表演或一些能开展争辩讨论问题的学习。合作学习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了解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估测,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学生之间需要交流合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小组合作。
吴老师:
一般来说合作学习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前就已经存在了,比如搜集资料,分小组去准备,小组成员之间有着明确的任务、分头行动,避免重复。建立一套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运作程序。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贾老师:
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好以后,学生怎样才能进入实质性的合作学习呢?首先给学生提供合作活动的主题,其次是指导学生如何合作,再次是对合作的效果作评价。第一步:给学生提供合作活动的主题。第二步:揭示小组合作成功要点按照平时建构好的小组,人数控制在5-6人左右,交流讨论,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看法,并讨论怎样分布才是比较合理的,老师参与指导让学生合作学习更完善。
三、教研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明确教案的设计主题、注意问题的设置梯度、建立教学的评价机制这四个方面落实合作探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应用,另外,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课堂中,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状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建设不断努力。
教研组名称:道法教研组
主持人:组长
活动时间:九月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三年级道法老师
活动内容:
教研主题:如何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简约又高效”
一、教研缘起
打造简约又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给小学生正确的道德引导与法治教育,能够充实当代小学生的头脑,促进小学生以更加健康与合理的方式去认知社会,分析社会现象。今天我们针对“如何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简约高效课堂”为题,展开具体的讨论研究。
二、教研过程
贾老师: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小学道德与法治简约高效课堂
激发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最有效果的。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就要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点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热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说教,引导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增强个人实际学习体验,才能让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
冯老师:走到学生中去,鼓励性教学
讲台不是老师唯一的位置,除了要在黑板上板书外,其他时间不需要站在讲台上,而是要到学生身边去。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更靠近他们,学生会感到更亲切,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鼓励,当然应以鼓励的眼光看待他们,当有的学生上课走神和做小动作的时候,老师的走动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在学生活动时,走到学生身边,可以去鼓励一些同学,也可以解决一些同学的质疑。
吴老师:打破课堂的“安静”,活而有序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活而不乱”,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理念,同时更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课堂“不乱”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乱”是一种求异过程,更是一种求同过程,课堂“不乱”,势必又回到严而有序的平静状态,学生成为听的个体而存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由“不乱”到“乱”再到“不乱”,充当了创设这个打破“安静”的角色,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学有所得,使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三、教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