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启发幼儿探讨马路上的交通规则。
问:自行车应该在什么道上行使?自行车应该怎样过马路?自行车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呢?小朋友们刚才观察的都很仔细,说的也很对。那老师还想问一问,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自行车应该在什么道上行驶?自行车应该怎样过马路?自行车又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那行人呢?
二、区域活动:
带幼儿到布置好的游戏情景中,请交警阿姨指导,学当小交警并做指挥交通状。
三、实践活动:
教师和交警一同组织幼儿穿上交警服装去西环路上岗实践,参与交通指挥,真正的当一次小交警。
设计意图: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我们意识到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幼儿,让他们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我选择了简单明确的活动内容,包括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为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情景模拟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鼓励家长在平时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家园共育。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重点:
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识——过马路要小心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较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红绿灯图片、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发生车祸的图片,请幼儿观看。然后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幼儿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通过这个讨论,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
2、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提问幼儿:
①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②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出示红绿灯图片,提问幼儿:它有什么作用呢?
4、让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通过学生的表演,引导幼儿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5、教师小结,强调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同时,教导幼儿要小手牵大手靠右走。
6、游戏:红灯停、绿灯行。玩法是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果有人违反规定,就要罚停并玩游戏一次。
教学反思: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情绪,感到特别新奇,因为他们是农村幼儿,对城市的交通规则了解较少。特别是在后面的游戏活动中,他们能够运用刚学的交通法规,这给予了他们很大的成就感。同时,这些交通规则在他们心中也已经根深蒂固。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加深了对交通安全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学习态度。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构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