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赋资料网 教育教案

地震中逃生的安全活动教案反思8篇

发布时间: 2024-03-13 17:19:43
下载文档

2.地震的预测和预防

既然地震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在古代,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科学技术使我们能够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让我们一起观看Flash课件: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前),并尝试一起讨论其他预示现象。

在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后,我们能够初步了解到纵波、横波、体波和面波等基本知识。教师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引起地震灾难的纵波(P波)、横波(S波)、体波和面波有一个基本概念。

纵波(P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颠簸。

横波(S波):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摇晃。

体波:P波和S波统称体波,它们在地球内部传播。

面波: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它沿地表传播,速度慢,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较大。

3.地震的求生方法

现在,让我们观看Flash课件: 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后),了解逃生的基本要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

提问:

同学们相互讨论,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看PPT课件)

4.知识竞赛

通过PPT课件进行知识竞赛。

规则:题答对加分,答错不减分,其他小组补答正确可以加分,每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题分为判断题和问答题。同学举手,教师叫到的小组才能回答,抽到的同学回答正确才能加分,齐答题不加分。希望同学们注意答题的规则。

六、全课总结:

地震的形成和地震灾害的预防。

1.地震的形成: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做弹性回跳说。

2.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来不及撤离时,应就近避震。

七、作业:

地震在汉中容易发生吗?请大家到课后去寻找答案。

地震中逃生的安全活动教案反思4

设计意图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若能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操作与探索的机会,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通过讨论、质疑、操作、对比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必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强烈求知欲望,能主动感知、累积、思考,从而逐步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体系。

例如,在一次“小主播讲新闻”活动中,我班的小主播播报了有关地震的新闻。幼儿议论纷纷,都说地震是很可怕的事情。

欣欣提出问题:“地震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房子都会倒下来?”

小睿说:“别怕!如果地震了,我们就赶快逃跑!”

小影说:“怎么跑啊,要不要带东西呀?”

此后,幼儿对地震现象和地震逃生方法产生了很多疑问。

为此,我带领幼儿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

认识“地球妈妈的身体内部构造”,幼儿从中了解了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知识。

开展活动“地震屋”。带领幼儿去广州市劳动技校开展“地震屋”活动。幼儿从中体验到了在地震中的身体感受、尝试寻找地震躲避点、了解逃生小技巧等,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威力和危害,再次激发了对地震逃生的各种方法的探究欲望。于是,科学活动“地震逃生包”活动由此生发了。

活动目标

订单
查询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2751653207 举报邮箱:2751653207@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来赋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754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