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应当戴口和具有防滲透性功能的口罩、防护眼镜。
3.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后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滲漏的隔离衣或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使用后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
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接触以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有条件时,应收住单间,或同种感染病人住院病室。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病房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并注意口鼻连接处结合紧密,及时更换。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單,穿隔离衣或防护服。
·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应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戴手套。
·保持门窗关闭,定期进行严格的空气消毒。
·禁止病人到病房外活动,陪护人员串门,病情容许时戴外科口罩外出。
·病人出院后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密封运送。
空气:紫外线消毒
近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没有持续作用
需要一定的时间、强度
紫外线消毒
消毒方法
紫外线灯采用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m。安装时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应≥1.5W/m³,照射时间≥30min。
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20℃或>40℃时,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监测方法
1、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2、紫外线灯辐照计测定法
我院采用紫外线灯辐照计测定法监测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1、检测方法:将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或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距灯管下垂直距离1m处,照射5分钟。
2、结果判断: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型新灯辐照强度>90uW/cm²为合格;使用中的紫外线辐照强度>70uW/cm²为合格。
紫外线灯管监测时间
1000小时以内每半年监测一次
大于1000小时每季度监测一次
冰箱的管理
用冰箱存放药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先将药品,尤其是开封后的药品放入密封的塑科盒或瓶中,苒入冰箱,以防药品受潮。
(2)药品与冰箱壁之间至少留1~2厘米的空隙。
(3)最好在放置药品的位置放一个温度计,以监测冷藏室内的温度。
(4)发现药品与原有的性状不同,即使在有效期之内,.也应停止使用;如果在冷藏室保存的药品发生冻结,印使化冻后外观没有发生变化,该药品也不能再使用。
冰箱消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