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想孩子成绩优秀,就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
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我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业习惯。
低段学生自觉性差,在校的作业,需要老师监督。
回家的作业需要家长的监督。
不管是在校作业,还是回家作业都必须让孩子养成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今天的作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
我们要严格杜绝孩子作业拖拉,甚至拖欠的现象。
对那些作业拖拉的学生要做到三多:多过问,多指导,多检查。
我想如果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学习成绩肯定不会差。
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学习习惯差,即使他有聪明的头脑,成绩也不会很优秀。
三、提高书写质量
提高书写质量,减少学生的错别字,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一个重要的举措。
很多学生在考试中都会因错别字而失去好几分。
我发现如果一个孩子能做到一笔一画认真书写,他的错别字就会很少,如果一个孩子作业马虎,字迹随意,他的错别字明显要多得多。
要想减少学生的错别字,其中的一个办法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我们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书面整洁。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生字的书写。
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把字写在田字格中的正确位置,还要求学生把字写美观。
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必定能大大减少孩子的错别字,让孩子在考试中不要失去不应该失去的的分数,从而提高班级的优秀率和合格率。
四、认真批改作业
批改作业是教师每天要做的一件事。
我们教师批改作业一定要认真、及时、细致、不漏批,不错批。
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
在作业后面,多写一些鼓励性、激励性的评语,让学生尝到作业的乐趣。
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
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误。
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的最好能当面批改,当面指出错误,并让学生当场订正。
只要教师每天能脚踏实地把批改作业这项工作做好,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定能得到提高。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教学质量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并受教学过程中诸要素制约。
为此,我校在教学管理中注重过程管理,优化教学要素,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过程管理。
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复习、考查等若干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组成教学单元;若干教学单元首尾相接组成一定的教学周期;若干教学周期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教学质量就是在一个个教学环节、教学单元、教学周期,以至整个教学过程中一项项形成、一点点积累、一步步提高的。
忽视了哪个阶段,哪个步骤,都会影响整个流程的进展,影响整体质量的提高。
只有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环节都能按标准、上规格,终端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㈠确目标,全程管理。
学校明确提出目标——教师在培优补差上加大力度,不放弃一个学生,每班学生合格率力争100%,优秀率不断提高。
具体要求是:起始年级人人过关,段段过关,避免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