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工作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对待,那么关于最新追思会致辞模版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最新追思会致辞模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
非常感谢实验小学的领导主持今天的追思会,也非常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前来向我们的母亲致意。
母亲的去世非常突然。虽然我们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是真到了和生我养我,与我们生活了近70年的母亲说告别,并亲眼看着生命一点一点地离开她身体的时刻,这种锥心之痛依然无法用言语表达。
在母亲病危的这几天里,我常常想起很小时候的一幕场景。那时我应该是3岁或三岁不到。当时父亲常常因为医院工作晚上经常不在家。母亲也常常在晚饭后回学校备课。家中只有我和姐姐两个人。我想我还不很懂事。经常会哭闹要找母亲,让我姐姐也没有办法。在我的印象中,不止一次,姐姐会带着哭闹的我,两个人牵着手,在夜色中走到学校去找母亲。那时候,母亲就是我生活的全部和依赖。
长大以后,我很少流泪。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也总能冷静地度过。这次在我母亲住院后当夜,我回到父亲的住处,准备用一个平静的方式让他有一个思想准备。但是我刚刚开口,一种深深的悲哀像潮水一般地包围过来,我竟然无可控制地大哭起来,像一个小孩子那样的大哭起来。一直哭了很久。反而是父亲在一边安慰我。
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这样失控。但是我知道。在我三岁的时候,无论我哭还是不哭,母亲总是要回来的。而这一次,不管我们如何痛哭,她,真的是要离开我们了,永远地离开我们了。
时光就像母亲家门口那运河的水,无情地从我们身边流过。而两天前,它的一朵浪花永远地带走了我的母亲和她那美丽的笑容。
老舍曾经这样说:“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而我们现在就成了无根的花,我们的心也将永远难以安定。
我的母亲是以95岁的高寿而终,也可以说是无疾而终。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人生。是一个几近完美的人生。我们想利用这样一个时刻和大家一起来回顾母亲人生中的一些浪花。
我们的母亲1922年出生于唐闸镇河东街通吕运河旁。由于家庭环境的因素,她有幸成为很早接受现代文化教育的中国女性之一。母亲的一生很平凡,但并不平常。她在很年轻时就遭遇到日本侵华战争,并曾经投身于抗日斗争中去。解放后,从50年代的各类运动,到文革十年。她的青年和中年一直是在各种动荡中度过的。等到文革结束,家里开始有了相对平稳和富裕的生活时,母亲已经是五十开外的人了。感谢上天赐予她的长寿,在这之后,她和我们又一起共度了40多年的快乐时光。
熟悉我母亲的人都知道,她的性格非常直爽,也是一个工作狂。她最后从实小退下来时,已经是84岁的高龄。无论是当老师的时候,或者是退休后承担学校其他工作,她从来都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很多同学告诉我,母亲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老师。但同时我们也记得在经济困难的那些年代,她会把一些学习赶不上的同学课后带到家里补习。如果补习晚了还负责给他们做饭。这样的事情在今天也许不难,但是在食品匮乏的60年代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也难怪很多学生至今依然记得我母亲。而母亲在退休后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走在街上被某一个当年的`学生认出来。母亲一生以作为人民教师为荣。即使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依然向阿姨自我介绍:我是个人民教师。
对我个人来说,在89-90年间,她和父亲到澳大利亚来看我们的那些日子是我回忆中最快乐的时刻之一。那是我母亲一生中唯一一次出国。但她对于参观旅游并没有很大兴趣,而总在想有什么可帮我们的。除了给我们烧饭做菜外,她真的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把小学1-6年级的数学编成了一个速学本,在短短几个月中居然全部教会了我当时二年级的女儿。我虽然因为工作忙,没有参加一起学习。但是从我父亲当时的日记来看,祖孙之间教学非常融洽。我女儿在大学里选修的一门主课就是理论物理。而我总觉得她对数学的喜爱是从我母亲那里遗传下来的。
我母亲身前也很喜欢音乐和唱歌。我们从小就听到她一边工作,一边哼唱一些她当年的流行歌曲。今天大家可能注意到,我们并没有按惯例播放哀乐,而是播放了母亲生前喜欢的一首歌。这首歌原本是一首美国歌曲。它的名字叫“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梦到家和母亲)。歌中唱到,当我合上眼睛,就看到我的母亲,听到她的声音,感受到她的触摸。这首歌经著名文学家李叔同的改编,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送别”.在今天这个场合下,无论是“梦到家和母亲”还是“送别”都表达了我们现在的心情。
母亲,愿你在歌声里,一路走好。
追思会悼词
尊敬的各位基督教会弟兄姊妹、戚族至友、父老乡亲:
山无语、水呜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隆重的追思仪式,共同寄托对我慈母艾新荣女士的哀思。
谨让我代表我的母亲,代表我的兄弟姊妹,代表我们全家,向今天参加追思会的各位武汉、咸宁、王英基督教会、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来参加我母亲艾新荣的追思会。(三叩首)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母不待。
我的慈母艾新荣,于1951年6月13日出生于王英镇隧洞村艾氏家族,自幼勤奋好学,聪明伶俐,孜孜以求,功绩斐然。
母亲在嫁入徐家生活的38年间,生活负担沉重,家境十分艰难,历经风雨磨难,特别是在1975年“搞运动”期间,饱经了社会苦难、生活的煎熬和考验,平日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呕心沥血,百般操劳,精心抚育徐琼萍、徐春铖、徐泸城我们三姊妹。
母亲艰辛一生,本该安度晚年,尽享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时,却蒙主宠召,于公元20xx年正月十三日晚上22:05分寿终正寝,我们亲爱的妈妈走完了他坎坷而又绚丽的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享年57岁。
母亲呀,您是咱家的顶梁柱,您是儿孙的主心骨,声声把您唤,只听冷风嗖嗖声,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应答声。
我的母亲呀,儿孙们多么需要您呵护的温暖,多么渴望您关爱的雨露,然而,您走得这么快,走得这样急,怎不叫儿心碎肠断,悲痛欲绝!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10月4日下午17时40分,我们敬爱的母亲因乳腺恶性肿瘤继发肺、骨恶性肿瘤晚期,经医治无效,在**市第十人民医院安息主怀,享年七十六岁,今天我们全家以及各位亲朋好友在这里追思我们亲爱的母亲。
首先,我代表我们全家感谢妈妈生前单位有关领导的亲临、感谢常青教会各位兄弟姊妹的无私帮助,感谢各位亲朋好友亲临灵前,和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妈妈送行。你们的到来让我们感到欣慰。
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女性,更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伟大母亲。她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她用勤劳和节俭经营起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把一双儿女培养长大,将她的爱全部奉献给了我们。
妈妈生于1937年10月4日,是个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孤儿,是一棵在凄风苦雨中顽强长大的小草,她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享受过父母的宠爱,一直靠着自己倔强自立的个性把自己以及一双弟妹拉扯成人。孤苦的身世造就了她刚强自信,事不求人的性格,因而表面看似少了一些母性的温柔和慈爱,即使是做了母亲以后,依然把工作中的作风带到了家里,我和姐姐是在她一贯的严格教育下长大的,妈妈对我们较少流露出母性的柔情和慈祥,更多的是原则和严厉。我们对她一直是敬畏多于依恋。妈妈曾经说过,她没有享受过母爱,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所以,她是一个男式的妇女。
然而,刚强的母亲内心也柔软,她的爱浸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她教育我们要正直善良地做人,认真勤勉地工作,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有知识、有品质、有修养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随着岁月的流逝,尤其是妈妈患病以后,她的个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脾气也温良了许多,变得那么的温柔和慈爱,我们在照顾她的同时,重新享受着和父母在一起的天伦之乐,享受着妈妈给予的厚重如山,温柔如水的母爱。
妈妈一生节俭朴素,这与她的孤儿身世有关,艰苦而独立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她节省成癖的习性,她把自己的生活标准降到了最低限度,甚至到了苛刻吝啬的程度,对旁人的不理解,她始终坦然处之。在她眼里,家里没有一样是可以扔掉的废物,就连看过的报纸,她都要利用来写毛笔字,然后才会卖给收废品的。她穿的衣服,几乎都是我们淘汰了的,只要补了还能穿,她绝不会扔掉。连洗澡洗脸用过的水一定要利用到拖过地板后才会最后冲马桶。她的节省,我想在**这座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里,应该是极其难再找到的。在妈妈无言的影响和熏陶下,我和姐姐在生活当中也把节约当成了一种自然习惯。
妈妈只是对自己节省得近乎苛刻,但对别人却绝不吝啬。姐姐曾经建议她通过教会把一些旧衣物捐给西部贫困地区需要的人,可妈妈说:“我穿的衣服是不能捐给别人的,因为实在太旧了。”最后她总是把我们买给她却不舍得穿的几乎还是新的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