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并使用应急演练及应急知识培训内容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急演练及应急知识培训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应急知识培训】
根据环境应急管理的新任务新要求和个人安全防护的有关知识点,邀请了省安全教员、化工专家、资深讲师分别开展了《应急管理基础知识》《个人防护技术应用》等课程授课,通过言简意赅的讲解、深入简出的案例分析以及现场实操,使参会人员进一步掌握应急工作要求和应急过程中如何使用防护用品及做好个人防护。
【桌面推演】
模拟设置3个演练情景,一是生产经营企业因安全生产事故排放有毒有害气体;二是危货运输车辆危化品泄漏,导致饮用水源地污染;三是某村报警发现被非法倾倒大量固体废物。各执法大队通过内部深入讨论,梳理应急处置全过程,根据各自负责的情景,在推演现场依次向大家介绍从发现险情到逐级上报,从成立指挥部到应急响应,按照相关程序,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处置、结束应急状态、舆情控制及新闻发布等方面完整地介绍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全过程。最后,由专家给出参考答案,并对每个大队的回答进行点评。
【实战演练】
14:48,演练导调组通过手机向xx分局值班室电话模拟报警,反馈xx路附近的xx高速上发生危货运输车因事故导致苯酚泄漏,污染饮用水源地的情况。值班员根据接警流程和要素,详细记录了报警信息并上报局值班领导,值班领导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及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根据接警信息携带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装备等前往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15:22,应急处置人员到达现场,根据现场模拟情况,立即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关闭水闸、调集相关抢险队伍及物资并开展现场应急监测。通过实战演练,检验了队伍与装备到达现场的时间,现场处置时间,现场处置环节与动作要点,信息报告等内容。
【总结】
应急演练结束后,xx对此次环境应急管理培训和应急演练进行了点评。他指出,通过这次培训和演练,检验了xx生态环境分局对预案预警响应全流程熟悉掌握情况,检验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协同配合作战能力,通过演练也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他强调,在演练取得成功,收到可喜效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次演练毕竟是一次模拟演练,与实际还存在相当大的区别,实际当中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可能会超出预期和想象。
接下来,要继续把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紧密结合,通过不断培训和演练,锻炼队伍,切实打造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而必胜的强有力的环境应急队伍,为xx环境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应对突发事故,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公司每年都会开展应急演练和应急知识培训。
一、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针对突发事故和应急情况,进行应急处置和应急协调的综合演练。演练分为实地演练和台前演练。
实地演练
实地演练是在现场进行的模拟演练,主要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设备的完好性、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对于化学、火灾等风险高的部门,更应该进行实地演练。例如,我公司曾进行了一次火灾实战演练,模拟了电焊操作引发火灾的情况。从这次演练中,我们发现了消防设备的瑕疵,特别是灭火器的燃烧时间不够。针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更新了消防设备,并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方案。
台前演练
台前演练是指事先对突发事故和应急情况进行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并从演练中找到不足之处,作为完善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例如,公司曾在办公室组织了一个火灾应急演练。在演练中,一名工作人员假扮成火灾发生时的示例,假装手脚被困在烟雾中,其他员工需要快速疏散,使用灭火器扑灭明火,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通过这次演练,大家意识到了火灾突发时要保持冷静、理智,按照应急预案和逃生路线迅速疏散。同时也发现了应急预案的一些不足之处,及时予以纠正和完善,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二、应急知识培训
应急知识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防止危机事件发生。培训应包括基础知识、应急预案制定和应对方法等方面。这些知识可以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授课、讲座、演示等形式向员工传授。
基础知识培训
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包括安全一个概念、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例如,讲解公司安全方针和安全组织架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意识。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包括预警、应急组织人员的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安全带、警示标志等设备的配置等。
应对方法培训
应对方法培训主要是向员工传授应急防范、火灾、自然灾害等情况下的应对方法。通过培训,提高员工自救能力,增加应急事件的处理效率。
综上所述,应急演练和应急知识培训不仅是保障企业安全和员工健康的必要手段,更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应急演练和应急知识培训,真正提高全员的应急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一、什么是突发应急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需要立即处理的紧急事件。
突发事件具有如下特征:
1、突发性。对于突发事件是否发生,于什么时间、地点、以什么样的方式爆发,以及爆发的程度等情况,人们都始料末及,难以准确地把握。
2、公共性。一是突发事件涉及公共利益,对公共财产或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产生影响(通常是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上。二是涉及面比较广,需要调动和整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信息等公共资源和力量。
3、危害的严重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有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这种损害性不仅体现在人员的伤亡、组织的消失、财产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上,而且还体现在突发事件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所造成的破坏性冲击,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
4、变化发展的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及事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能事先描述和确定,难以预测,特别是在当做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世界里,这种连锁反应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突发事件复杂化,已经超出纯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范畴,变成一种含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社会危机。
5、处置的紧迫性。是指突发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极端重要,关系到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安危,需紧急采取特别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随着突发事件的发展、演变,它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越来越大。因此,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越快,反应决策越准确,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小。
6、广泛的影响性。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除了关注伤亡人数外,还密切关注事故发生原因、时间、地点等情况,从中得到的启示、总结出的经验教训等,从而使社会避免重蹈覆辙、重演悲剧。
二、突发应急事件分哪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