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赋资料网 培训内容

煤矿从业人员知识培训内容4篇

发布时间: 2024-10-06 08:19:34
下载文档

6、入井前禁止喝酒。

7、入井作业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作业必须穿棉布衣服。

8、严禁携带引火物入井。

9、在井下运输巷道中行走时,不要走在轨道中间,要走人行道。

10、进下行走时,要随时注意井巷里的各种信号,来往车辆,和路标,不要大声说笑和取闹。

11、对井下设备,不准带电检修。

12、井下安全标志分为4种,即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矿井通风

一、矿井通风的任务:(1)向井下供给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井下人员的需要;(2)冲淡和排出有害气体和浮游矿尘,使之达到安全浓度以下,保证安全生产;(3)调节井下的温度和湿度,提供井下适宜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生产环境。

二、矿井内常见的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氢气等

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四、《》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

五、《》规定:采风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电钻打眼。

六、《》规定:矿井总回风巷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七、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它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八、井下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九、什么叫局部的瓦斯积聚?答:当瓦斯浓度达到2%,体积在0.5m3以上的积存瓦斯即为瓦斯的局部积聚。

十、串联通风:即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它用风地点的工作方式。

十一、《》规定:局部通风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之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

十二、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十三、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离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十四、《》规定: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前,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最高浓度不超过1%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内风流中的瓦斯都不超过0.5%,方可人工开通局部通风机

十五、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时,必须采取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十六、《》规定: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十七、矿井通风设施按其作用可分为引导风流设施,调节风流设施和隔断风流设施。

十八、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式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据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小于10cm。

十九、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二十、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矿井瓦斯危害与防治

一、矿井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其性质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与空气相比其相对密度为0.554。

二、矿井瓦斯的涌出形式2种:普通涌出,特殊涌出。其中特殊涌出又包括瓦斯喷出和瓦斯突出。

矿井瓦斯造成的五大事故,即燃烧,爆炸,喷出,突出,窒息。

三、矿井瓦斯赋存状态: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

四、影响矿井瓦斯含量的因素:1.成煤条件;2.炭化程度;3赋存条件

五、矿井瓦斯爆炸条件(缺一不可)1.瓦斯浓度在5%-16%之间;2.高温火源650摄氏度以上;.氧含量12%以上。

六、瓦斯爆炸的危害:产生高温、高压和大量的有害气体。90%左右都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七、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1.防止瓦斯积聚(1)加强通风(2)加强检查(3)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4)排放瓦斯;2防止瓦斯引燃(1)严格明火管理(2)严格机电防爆管理(3)加强爆破管理(4)严防产生撞击和摩擦火花。

3.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扩大(1)矿井通风系统应力求简单,无用的巷道和采风区及时密闭。(2)实行分区通风。(3)主要通风机必须安置反风装置。(4)装有主要通风机和分区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必须安设防爆门。(5)在矿井两翼、相邻的采区,相邻的煤层之间设置水棚或岩粉棚,(6)井下人员必须佩戴自救器。(7)编制周密的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4.《》规定:低瓦斯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深度每班至少检查2次,高瓦斯.....检查3次。

矿井灾害和预防

订单
查询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2751653207 举报邮箱:2751653207@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来赋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754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