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2023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趋势怎么样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纺织服装制造指以纺织面料为主要原料,经裁剪后缝制各种男、女服装,以及儿童成衣的活动。包括非自产原料制作的服装,以及固定生产地点的服装制做。
2022年11月,我国纺织品出口同比下降14.8%,服装出口同比下降14.7%,较10月跌幅进一步扩大,外需压力仍存。
当下全球纺织制造东南亚转移已经成为趋势,我国纺织业在全球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2021年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份额超过43%,成衣出口份额为40%,并承担了全球70%的合成纤维生产,并已逐渐从低附加值加工环节向上游高附加值纺织材料产业环节延伸。
2021年6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指出要按照“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建成若干世界级先进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知名跨国企业集团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品牌。
目前,全国共有71家国家级纺织服装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基地内部,通过加快金融服务中心、新零售交流中心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疫情期间,龙头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带动作用更有效地提振了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区域品牌建设及特色产品打造不断提升了行业内部及国际知名度。
纺织服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从产能情况来看,全球中高端衬衫用色织面料产能约8亿米左右,行业集中度较高。鲁泰是全球色织面料龙头企业,中高档色织面料产能约占全球18%的产能。行业内同样做色织布规模较大的厂商联发股份合计拥有1.8亿米色织布生产能力,广东溢达拥有接近9000万米的高档色织面料。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中国棉混纺色织布出口量远远大于进口量,且进口量呈下降趋势。2015年以来,进口额成逐渐下降趋势,出口额在2015-2018年呈上升趋势,2019-2020年出现下降,2020年1-7月中国棉混纺色织布出口数量34753万米,进口数量1279万米。
内销方面,纺织服装行业2022年表现不是很好,并呈现“两端较好、中间较差”的局势,即中高端、大众低端的纺织服装产品市场表现较好,而两端之间的夹心层最苦。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为1276亿元,同比下降15.6%,降幅环比10月扩大8.1个百分点。
从原材料成本结构来看,以鲁泰A为例,2021年鲁泰A面料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比为48.6%,人工占比为17.47%,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近几年,中国色织布产量有下降趋势,2019年中国色织布(含牛仔布)产量18.01亿米,同比下降14.24%;2020年1-11月中国色织布(含牛仔布)产量13.21亿米。
2020年鲁泰A总资产为1212990.4万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24447.24万元,同比增长2.06%;净资产为768757.76万元,相比2019年减少了955.77万元,同比下降0.12%。2020年鲁泰A营业收入为475122.25万元,相比2019年减少了205015.89万元,同比下降30.14%;营业成本为463140.88万元,相比2019年减少了126089.13万元,同比下降21.4%。2020年鲁泰A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9730.86万元,相比2019年减少了85507.74万元,同比下降89.78%。每股收益为0.11元。
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为迎接5G数字化新时代,纺织服装外贸企业纷纷加快智能制造升级建设。目前,纺织服装外贸龙头企业加快了智能工厂的建设步伐,在纺纱、织造、缝纫、后整理、运输及仓储等环节全面推行智能化生产与管理。同时,企业通过对5G及数字化新技术的应用,对智能生产车间实现智能管理和智能决策,更好地适应了市场的快速反应要求。
2022下半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纺织服装相关线下门店闭店率约15%~20%,同时线上物流也因疫情扰动受影响,最终导致纺织服装终端消费承压。根据统计,10月纺织服装社会零售总额同比下滑7.5%,11月纺织服装社会零售总额再度扩大至15.6%。
2022年纺织服装行业因需求疲软而表现不佳,但外贸略好于内销。随着国家扩内需等政策的出台,2023年纺织服装行业有望回暖。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江苏、浙江、广东等多地的企业组团出国抢订单。国务院近日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扩内需、促消费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这些均为2023年行业发展注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