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麦穗五年级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近,上语文课学了一篇文章《最大的麦穗》,这篇文章让我很感触很深。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位古希腊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摘麦穗。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让他们去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苏格拉底在麦地的尽头等弟子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他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走到麦地的尽头时所有人都两手空空。那是因为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揭示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的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的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大自然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能给我们很多启示,给我们带来无数的乐趣。
我曾经看到过农民伯伯割麦穗的图片,那时候的麦穗竟然是弯着的,于是我就想为什么春天时麦穗的腰杆是笔挺的,而到了秋天却“弯下腰”来了呢?为了解开这道难题,春天时我第一次来到了爷爷家的麦田,放眼望去,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油油的地毯。那时的麦苗一个个都是碧绿的,笔挺笔挺的立在大地上,麦穗和麦芒是直直地往上长的,看起来锋芒毕露、尖锐逼人。我上前摸了摸麦粒,发现麦粒只有蚂蚁般大小,我小心翼翼地拨开麦粒的壳,发现里面的果实是翠绿的,又小又轻。应该是果实小的原因,所以麦苗笔挺着腰。到了秋天,我再次来到了那片麦田,发现那时的麦田和春天时的迥然不同。远远望去,整个麦田像是金色的海洋,麦香扑鼻,到处一派丰收的景象。越是成熟的麦穗,结的麦子越重,麦穗的腰就会坠的更弯。我又仔细地观察了那时的麦穗,那时的麦粒,粒粒都胀鼓鼓的,已经有小指甲盖大小了。再次拨开麦粒,一看,里面的果实已经变得饱满沉重。正是这些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粗壮的麦秆。这时,我觉悟了,人就像麦穗一样,麦子总是越成熟越低头弯腰,人总是知识越饱满越感恩谦虚。我要像麦子学习,学习感恩,拥有谦虚之德。
大自然就是人类的老师,教会了我们许多宝贵的知识。我们要好好保护大自然,爱护生态环境。
过去上帝还住在地球上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农夫找到上帝,对他说:“我的神啊,也许是你创造了世界,但是你毕竟不是农夫,我得教你点东西。”
上帝借着胡子的遮掩,偷偷笑了,对他说:“那你就告诉我吧。”
“给我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按照我所说的去做。我会让你看见,世界上再不会有贫穷和饥饿。”
在这一年里,上帝满足了农夫所有的要求。没有狂风暴雨,没有电闪雷鸣,没有任何对庄稼有危险的自然灾害发生。
当农夫觉得该出太阳了,就会阳光普照;要是觉得该下点雨了,就会有雨滴落下,而且想让雨停雨就停。
环境真是太好了,小麦的长势特别喜人。
一年的时间到了,农夫看到麦子长得那么好,就又到上帝那儿去了,对上帝说:“你瞧,要是再这么过十年,就会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所有的人。人们就算不干活也不会饿死了。”
然而,等人们收割的时候,却发现麦穗里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这些长得那么好的麦子,竟然什么都没结出来。
农夫惊讶极了,又跑到上帝那儿去了:“上帝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那是因为小麦都过得太舒服了,没有任何打击是不行的。”
“这一年里,它们没经过风吹雨打,也没受到过烈日煎熬。你帮它们避免了一切可能伤害它们的东西。没错,它们长得又高又好,但是你也看见了,麦穗里什么都结不出来。还是时不时需要些挫折的,我的孩子。”
“就像白昼之间总有黑夜,风雨雷电都是必需的,正是这些锻炼了小麦。”
秋天到了,稻田里的麦子都成熟了。
这时一群麻雀飞来了,他们看到田里的麦穗,高兴极了。有一只麻雀说:“同伴们,下面有很多的麦穗,我们一起去尝尝吧!”所有的麻雀都说:“好啊,我们一起去尝一尝吧!”然后,麻雀们一起飞向了麦田,大吃起来。站在稻田边上的农民们看到麦子被麻雀吃掉了,他们非常伤心。
正在这时,一位农民想出了一个主意说:“我们一起扎几个稻草人放在田里好吗?这既能吓跑麻雀又环保。”几个农夫想:是呀,只要一些稻草就可以了,这样就不用我们自己这样劳累去看麦田了。农民们就一起动手扎了几个可爱的稻草人,放在田地的四周。当麻雀又飞来了,又要吃麦穗的时候,发现有几个“人”站在麦田里,麻雀们感到好惊讶。麻雀们想:为什么今天会有这么多的“人”在看着麦田呢?它们议论纷纷。最后只好无奈地飞走了。
农民看到飞走的麻雀都高兴的笑了。麦穗们也高兴地说:“谢谢稻草人哥哥。”稻草人说:“不客气,我们会一直守着你们的。”
麦田里稻草人和麦穗一起开心地笑起来。
暑假中我仔细阅读了《送你一篮子金黄的麦穗》着本书,这是一本少儿励志故事书。在这本书中,让我感受很深的一则故事就是《捡剩菜剩饭的父亲》。
这则故事主要讲了奕德考上了全县城最好的高中,奕德的父亲为了让奕德国上好日子,也来到县城养猪,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养的猪肯定比在农村卖的价钱好。可是,小猪渐渐长大,家里的饲料慢慢不够喂了。奕德发现同学们把剩菜剩饭乱倒一地,就让父亲去捡来喂猪,可是他的父亲却因此成了同学们讥笑的对象,奕德害怕别人的歧视,隐瞒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连开家长会的时候,父亲也只是站在教室外面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发言,全然不知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奕德顿时泪流满面,冲出教室,把父亲拉了进来,教室里一下子掌声雷动・・・・・・
在我们的学校里,有些同学的父亲拥有万贯家财,还有的身居要职,而故事中的父亲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可就是这样一位清贫的父亲,让我们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是难免的,但也是暂时的,关键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我们只要通过努力,别人有的,自己也会有的!这些朴素的道理,能让我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