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
14.在餐厅,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只要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是隔绝了空气,从而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A、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是利用了隔绝了空气的原理,故选项正确.
B、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是利用了隔绝了空气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选项错误.
C、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是利用了隔绝了空气的原理,不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的原理,故选项错误.
D、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是利用了隔绝了空气的原理,不是利用了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 B.2H+ C.H2O D.2H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解答】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6.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B 鉴别H2 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鉴别石灰水和NaCl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