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银龙鱼怎么样分公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体型:通常情况下雄性的银龙鱼的体型要比同样情况下的雌性银龙鱼的体型要长,貌似多数的物种雄性的都比雌性的个体要大。
2、腹鳍:通常情况下公银龙鱼的腹鳍形状比较尖而且长,而母银龙鱼的话不是很长且也没有雄性银龙鱼表现的那么长。
3、腹部:在成熟的银龙鱼个体中雌性银龙鱼由于有卵,所以显的腹部比较膨胀,这也是比较直接区分银龙鱼公母的特征。
4、头型:自然条件下雄鱼会将受精卵全部含在口中进行孵化,所以从头型方面来看雄性银龙鱼显得比较大。
5、腮部:雌性银龙鱼腮部可看到一个漂亮的A字,而且箭头部分要比雄性的短,雄性银龙鱼A字不规则,箭头部分也比较长。
1、猫头虱病:节肢动物猫头虱寄生鱼体吸食鱼血造成的疾病,数量较少时可以用手直接拔除寄生虫,并涂上抗生素软膏。如果鱼体幼小或寄生虫数量太多时可用八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1小时,水温25-30摄氏度时每日一次共三次即可。也可用海宝克肤虫灵药品。
2、红斑病:红斑病又称打印病,是病毒性疾病,可以说是绝症,可以尝试将水温提高到36摄氏度,并用口服抗生素结合药浴。
3、自切症:幼鱼期的银龙鱼在受惊后,其背鳍、尾鳍、臀鳍在靠近身体的底部产生局部或完全断落的现象,断落面一般不会出血过多,断鳍会自己长出来。为预防二次感染可加一定量的甲基蓝。
4、脊柱弯曲:脊柱弯曲的症状是银龙鱼的脊柱弯曲成S形,可能是由于稚鱼期使用药物不当、水质不良加上运定量不足或营养不良造成。治疗几乎不可能,关键在于预防,保持水质清洁、注意营养均衡而充分、尽量预防其它的鱼病并尽量不要使用药物、放入扬水马达增加银龙鱼的运动量、水族箱要尽量的大。
5、脂肪过多:脂肪过多的原因是摄食过多,运动有不足,不会死的但会减寿和造成无法产卵。预防可以每周选1-2天停食,放入扬水马达或选几条银龙鱼配胖鱼一起玩以增加运动量。
6、龙须打结:水质不佳,导致食欲不好、没有元气,因而有这种情形,可换水改善水质,增进食即可。
7、鱼鳞蛀蚀:鱼鳞蛀蚀可由长期下药和感染体外寄生虫造成,前者换水减低药量即可,后者要下杀体外寄生虫药。
8、厌食症:病鱼整天不进食,趴在缸底一动不动。水质又没问题,正常得不得了。这是水中环境变化使银龙鱼有紧迫感造成的,更换饵料来慢慢的使鱼适应。
9、锚虫病:在病鱼体上能找到长约1厘米左右,头部钩在鱼体内的寄生虫,初期鱼显得不安,食欲不振,虫体寄生位置红肿溢血,严重时会导致组织坏死。致病的原因是长期投放金鱼作活饵,金鱼将锚虫带入了养龙鱼的水体。防治可改投喂其它肉类动物食饵,用5~10ppm高锰酸钾浸洗鱼体每日一次。
银龙鱼在一季之中会产卵一到三次,每次约200到300颗,产卵后40到50天内公鱼会将受精卵含在嘴中,而这期间亲鱼几乎都不摄食,只是专心地守护着孩子,仔鱼长至3~4厘米时亲鱼才将之吐出,孵化出的仔鱼带卵黄囊,仔鱼靠卵黄囊生活8天左右便可发育成能游动摄食的幼鱼。
1、苗种准备: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应关好门窗,适当加温,将鱼种房内温度调控到28℃。
2、鱼缸尺寸:银龙鱼属于大型鱼类,鱼缸至少长1.5米,宽0.5米,高0.7米。鱼缸一定要加盖,龙鱼属于上层游动的鱼,喜欢跳跃,以避免无人时跃缸而出窒息而死。
3、新鱼入缸:新鱼刚刚买回时,鱼缸里的空气泵要经过至少24个小时运行,以彻底根除水中的氯气。如果一直使用生物过滤器那么最好让水达到pPH值6~7,水温为25摄氏度。在鱼缸中加入小食盐(近似1或2茶匙加在每5加伦或20公升的水中)以减少真菌攻击的危险并且使鱼健康而且提升它的胃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够在新鱼的原缸里取水回自己的鱼缸(如果原缸的水没有问题的话),已取回1/3为最好,以利于新鱼对环境突变的不良反应。建议龙鱼从小养起。
4、投饵驯食:刚引进的小银龙鱼苗体内有1个小卵黄囊,主要以卵黄为营养,7天后卵黄囊消失,从第2天起就要开始驯食,以满足其营养需求。驯食可用活血虫(先用3%食盐、5克/升呋喃西林的水溶液浸浴15分钟后再喂),操作时要十分细心,投喂量以20分钟吃完为度。
5、适期变料:小银龙鱼苗10日龄内以喂活血虫为主,10日龄后可改喂速冻血虫,第3个月逐步过渡为虾(海水、淡水虾均可,去掉头尾后剪成适当大小,用盐水冲洗后供饲喂)。投料时间及次数:第1个月每日从早上5点到晚上10点共喂5次,第2个月为4次,第3个月为3次,第4个月为2次。注意每次投喂饵料后20分钟,捞去剩渣残饵。
6、调整密度:银龙鱼生长速度较快,刚进苗种时体长约6~7厘米,1月龄可长至12厘米,2月龄为17厘米,3月龄为24厘米。因此,在其生长过程中,必须根据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放养密度,最好每隔1个月筛选1次。第1次为每缸放养150尾,第2次为每缸70尾,第3次为每缸25尾,以后逐步减少放养数量,或移入大缸饲养。
7、水体管理:银龙鱼缸中的适宜水位:1月龄为20厘米,2月龄为25厘米,3月龄为30厘米,以后为35~40厘米。视水质情况,第1个月每,3~5天吸污1次(吸去缸底污物),第2月起每日吸污1次,每次吸污不超过5厘米水位。每隔5~7天清洗过滤棉、活性炭等1次。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体酸碱度、溶氧量、温度等。pH值为6.8~7.2,溶解氧为7毫克/升,温度为28℃。一旦发现水体不良变化,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