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赋资料网 农业工程

农业部部长工作会议讲话稿范文

发布时间: 2023-06-05 09:43:44
下载文档

农业部部长工作会议讲话稿范文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期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去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期间,我们成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联盟建设,刘延东副、汪洋副对联盟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农业科教部门、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部属“四院”、各省级农科院、地市级农科所、农业大学以及部分涉农企业共600多家单位积极参与联盟建设。山东、江苏、湖北、广东等省,还分别成立了省级创新联盟和跨省区域联盟。

从一年的实践看,联盟成立顺应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和农业科技发展的新需要,取得良好开局。短短一年时间,我们构建了联盟组织体系,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构,推动了区域性、行业性科技协同创新,形成了统筹优势资源、搭建共享平台解决重大问题等方面的工作方案,部署实施了农产品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区域农业发展重大问题协同创新行动等一批重大科技任务。这些成绩充分说明,联盟建设是因势而为、大有可为,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当然,这项工作刚刚起步,离全国农业科技界对解决资源分散、促进协同创新、突破农业瓶颈等期盼还有差距,离农业转型升级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对联盟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在机制创新上还要再发力,在发挥联盟大协作、大攻关的独特作用上还要再下功夫。这次会议就是对联盟建设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也表明农业部对这项工作坚持不懈、真抓实干的态度。刚才,家洋同志代表联盟理事会做了工作报告,三个省做了典型发言,会前给大家印发了联盟20xx年工作要点,会议开的很务实、很有成效。在去年联盟成立大会上,我对联盟建设提出了“三个一”的目标任务,就是要搭建分工协作的“一盘棋”农业科研工作新格局,创建覆盖上中下游的“一条龙”农业科研组织模式,构建多学科集成的“一体化”农业科技综合解决方案。这里,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定位,切实发挥联盟的独特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落实中央要求,满足现实需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重大、最根本、最关键的是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切实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支撑引领农业质量效益提升和竞争力增强。联盟突破传统农业科研组织模式的局限,凝聚了全国优势农业科技力量,集合了核心农业科技资源,适应了农业科研活动综合性突出、创新环节多、学科交叉明显等特征要求,具有综合优势与独特作用。发挥好联盟在创新驱动中的骨干作用,关键要强化“三性”。

一要强化创新的引领性。 要围绕国家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需求,着眼国际农业科技前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快推进关键、核心、重大科技的研发和联合攻关。“十三五”时期,要聚焦基因编辑与生物合成育种、智能农机装备、农业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化等重大科技问题,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示范的衔接贯通,特别是要强化原始创新,突破一批世界领先、对现代农业有革命性影响的重大品种、技术和装备,如优质、高效、节本、适于机械化的作物品种、茄果类蔬菜品种、畜牧良种等,充分发挥联盟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要强化创新的系统性。 要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推进不同学科交融、不同环节协同、不同角度突破,形成协同高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网络。“十三五”时期,要重点瞄准东北黑土地修复利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稻区集约高效、小麦主产区节本增效等不同区域重大技术需求,整合力量、协同创新、系统集成,研究提出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

三要强化创新的整体性。 联盟涉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高校、企业等各类主体,要通过农业行政与科技对接、农业科学与技术对接、农业科研与推广对接,形成农业科技共同体和全国科研“一盘棋”。围绕制约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技术瓶颈,充分发挥联盟“集团军式”作战优势,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整体发力。

二、着力创新机制,推动联盟高效运转

国内外实践表明,组成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从国际经验看,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国家均探索建立了符合各自国情的协同创新机制,其共同特点就是强化公益性农业科技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顶层设计。从国内实践看,上世纪70年代组织实施的黄淮海区域治理,将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有效整合聚集,采用大协作、大联合、集团军作战的方式,取得了盐碱地治理的重大成果。

干非常之事,用非常之策。务实推进联盟建设与发展,要站在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做法,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自身规律,在现有体制下着力探索创新中国特色的联盟机制,包括政府支持机制、任务引领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

一要创新政府支持机制。 要坚持农业科技的基础性、公共性和社会性定位,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推动联盟建设,整合和协调各方面资源支持联盟发展。借鉴中央财政支持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的经验,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稳定支持的力度,发挥好财政资金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优化全国以及区域农业科技布局和顶层设计,指导和支持联盟开展持续协同攻关,在解决农业发展重大问题、集成综合解决方案中发挥主体作用。

二要创新任务牵引机制。 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和区域性农业重大问题,凝练重大科技任务,明确创新目标和重点方向,形成重大项目建议,争取国家和地方支持。通过引领创新,遴选和组织优势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攻关,促进农业重大问题解决,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

三要创新资源共享机制。 要充分发挥联盟整合优势资源、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的作用,围绕重大科技任务和区域性重大科技问题综合解决方案,建立联盟成员单位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基地、生物资源和信息文献等共享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发挥已有科技资源的功能和效率。当前,科技资源共享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大型仪器重复购置现象严重,科研基地综合利用率不高,生物资源开放共享不够,地市农业科技部门严重缺乏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等,联盟要优先解决、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四要创新评价激励机制。要建立联盟的科学评价体系,围绕科技任务目标,实行绩效管理,进行分类分级考核。建立联盟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分享办法,实行联盟成员和团队的动态调整,提高团队创新效能,保障联盟任务有序实施。探索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对有成果、有效果的联盟团队给予奖励。

三、真抓实干,把联盟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20xx年联盟在建体系、谋发展、创机制上取得了初步进展,2016年,要紧紧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务实、着实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要做实科技资源共建共享。 重点抓好农业生物资源、图书信息资源、科技平台资源和试验基地资源等四类资源的共建共享。迅速开展调查摸底、建立档案,找出影响科技资源共享的瓶颈。建立资源共享信息系统,制定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和使用报告制度,出台共享激励政策,探索联盟资源共享的新模式,让联盟成员便利共享各类科技资源。

二要统筹盘活现有项目资源。 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一控两减三基本”重点任务,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绿色增产增效模式研究与示范。要充分利用现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体系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在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建立示范性强、带动力大、可复制的规模化示范区。各省级农业厅局,也要整合地方资源,发挥省级联盟在破解区域性农业重大科技问题中的主体作用。

三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增量。 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求和国家相关科技计划管理特点,组织好重大科技选题遴选、可行性咨询论证等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全力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发挥联盟在组织、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中的主体作用。明后两年重点争取东北粮仓绿色增效、华北农业控水提效与生态修复、长江中下游稻田绿色增效等重大区域性项目立项。

四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一致行动。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的单位、人员、信息、标准、规范等,分布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要利用联盟成员单位分布领域广、学科门类全等优势,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检验检测科学支撑体系,重点在标准制定、检测方法、诊断试剂等方面进行创新,构建平台,共享共用。

五要突出科技人才联合培养。 联盟整合了全国农业科研单位、教学单位、涉农企业以及技术推广服务等相关机构的力量,打通了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应用的全过程。要充分利用联盟丰富的专家资源和基地平台优势,并推进科教融合、科企融合,加强研究生等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联合培养。

做好上述重点工作,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发挥省级农科院的牵头作用,积极推进区域联盟建设,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进行有效对接,形成中央与地方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合力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中国农科院等要发挥牵头引领作用,做好联盟综合服务工作,并及时总结协同创新行动的成功经验模式,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典型示范。农业部各司局各单位要解放思想,积极争取资源,支持联盟发展,共同推进联盟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同志们,回顾总结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一年来的建设运行成效,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组建联盟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也坚定了把联盟建设好、运行好的信心和决心。


订单
查询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2751653207 举报邮箱:2751653207@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4 来赋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754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