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儿科临床路径管理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儿科抢救患儿的临床路径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科抢救患者的临床路径,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50例抢救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抢救, 实验组患儿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抢救, 观察两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为76%, 实验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为92%, 对照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抢救中实施临床路径方案, 效果显著, 提高了患儿的生存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儿科抢救;临床路径;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208
儿科是整体研究小儿时期保健、身心健康及疾病防治的部门, 儿科收治的患儿一般为从出生到14周岁, 儿科的主要目标是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提高疾病防治的水平, 增强儿童体质[1]。临床路径是指以循证医学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疾病和管理疾病, 针对某一类疾病制定全面的标准化的治疗方式与程序, 其目标为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治疗水平与质量, 减少变异及规范医疗行为等[2]。本院针对儿科抢救患儿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抢救, 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0例抢救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25例。对照组男13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2.07岁, 其中休克3例, 抽搐5例, 心脏骤停8例, 新生儿窒息复苏9例;实验组男15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2.32岁, 其中休克4例, 抽搐6例, 心脏骤停5例, 新生儿窒息复苏1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抢救方法 对照组抢救患儿采用常规抢救方法, 实验组抢救患儿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抢救, 具体如下:①制定临床路径总程序:根据医疗护理相关规定针对休克、抽搐及心脏复苏患儿制定抢救时的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最后的定稿要由儿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及科室相关人员进行讨论达成一致后再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审批通过后再实施;②临床路径的培训:全科室相关医护人员都要接受临床路径的培训, 培训后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考核(包括实践操作考核与培训知识考核), 没有通过考核的医护人员择时重考至通过为止;③建立抢救队:将通过考核的医护人员分成三组进行24 h轮班, 一个抢救队至少由2名主治医师, 1名护士长, 若干护士及1名住院医师组成;④分配医护人员的负责范围:对抢救队里的每个成员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及负责范围, 值班医师需负责分析患儿的病情, 对患儿出现的临床症状及时处理, 护士长需负责准备抢救时需要的医疗用品及连接呼吸机、插管, 协助主治医师进行抢救等, 护士需负责患儿的监护工作, 为患儿进行吸氧、吸痰等, 住院医师需负责下达医嘱、记录患儿病情及各项指标参数等;⑤呼救方式:各值班抢救队的医护人员需佩戴对讲机, 保证在第一时间发出及收到求救信号, 快速转移到现场实施抢救;⑥记录:采用制定临床路径时自行制定的表格对患儿的病情等信息做清晰的记录, 表格记录完成后应放在规定的位置, 方便查看, 以免丢失。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抢救患儿抢救的成功率, 抢救成功为患儿经抢救后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 患儿存活;抢救不成功为患儿抢救无效, 死亡。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抢救成功19例, 成功率为76%;实验组抢救成功23例, 成功率为92%。实验组抢救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路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诊断及治疗的标准化方法, 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减少不必要的、不合理的治疗行为, 规范治疗时间, 有计划性的提高治疗水平。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规范的操作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路径制定的标准为高质量、低费用、高效率[3]。
常规抢救方式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发生混乱、不规范及重复劳动等不足, 降低了抢救效率, 临床路径的制定很好的规避了这些不足, 临床路径是从抢救效率、团队分工、抢救规范及详细记录等方面制定的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抢救方案, 规范的抢救方案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提高诊断与实践操作的准确性, 降低医疗风险;团队合作与分工能计划性的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质量, 各司其责, 让医护人员的操作更具默契;详细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抢救时间、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指标、用药情况及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等信息, 能避免记录失误, 改善记录不一致的现象, 节省靠回忆写记录的时间等[4]。
从本次观察中可以看出, 采用临床路径方案进行抢救的实验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抢救的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能有效提高抢救效率, 保证抢救的规范性, 加强医护人员的合作关系, 降低医疗风险 [5]。
综上所述, 儿科抢救患儿采用临床路径, 效果明显, 提高了患儿的生存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彭红, 王桂兰.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抢救病人中的应用.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45):62-63.
[2] 占琼英, 周兰英, 杨少强, 等.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7):31-32.
[3] 冯艳.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10):1951-1953.
[4] 关智勇, 萧旗坚, 刘清, 等.儿科单病种管理的临床路径应用评价.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1):102-105.
[5] 文成, 范从海, 董茵音, 等.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4, 30(12):94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