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赋资料网 临床研究

临床心理学相关论文2篇

发布时间: 2023-03-12 09:24:38
下载文档

临床心理学在为人们处理各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解决各种心理苦恼 ,增进心理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临床心理学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临床心理学相关论文1

儿科临床与心理学

【关键词】 儿科临床

【摘要】 目的 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心理知识理解的程度,掌握病人就医时的心态。 方法 利用自制的学生和家长问卷分别发放于市区两所学校的学生和两所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结果 大多数的学生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需求,大多数家长都曾阅读过有关心理知识方面的文章,但他们大多数不能区分出哪些是心理 问题 引发的躯体症状、哪些是生理变化导致的躯体疾病,因此在出现身体不适时总是去儿科门诊。结论 在儿科临床中,心 理学 越来越重要。医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减少心理疾病的误诊和漏诊,使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及时得到心理咨询和 治疗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level of the adolescent students and the parˉents of preschoolers and thEir attitude when they go to see the doctor.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was conducted among the adolescent students from two schools and the parents of preschoolers from two kindergartens.Results Most students had the requirement to get psychological guide and most parents had ever read articles about psychology,but most of them couldn’t discriminate whether the physical symptoms were caused by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r physˉical diseases.So most time they went to the pediatric clinic when the children felt bad.Conclusion Psycholog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pediatric clinic.In order to reduce the erroneous diagnoses and fail ure of diagnosis of psychological diseases,pediatricians should master psychological knowledge,so that the children with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an get consulting and therapy in time.

Key words psychology physical symptom physical disease pediatric clinic

社会 在不断 发展 ,随着社会模式的改变,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1] 。这种医学模式从整体化、社会化的观点 研究 人体与疾病,既重视生物因素在致病中的重要作用,又重视患儿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 影响 ,把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医疗发展的进步、传染病防治的加强、儿童保健的日益完善,儿科临床中疑难疾病和大病重病逐渐减少,相反由于人类竞争意识的加强,儿童的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却逐渐增多。在医疗实践中心理 科学 越来越重要。由于人们对心理知识的缺乏和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不足,使儿科门诊中那些心理问题儿童往往被误诊而延误治疗。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的需求,儿科医生应该及时接受 现代 医学模式的训练、随时了解医学动态和病人就医的流向与心态,正确区分儿科门诊病人的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最近,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儿童和家长对心理卫生知识理解的程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自制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家长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市内两所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10份;学生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市内两所小学六年级学生及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年龄11~13岁290人(64.2%),14~17岁162人(35.8%),平均年龄13.32岁,男生215人(47.6%),女生237人(52.4%),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2份。

2 结果

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见表1,表2。

表1 学生问卷人数 (略)

表2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愿意咨询的机构和地点 (略)

2.2 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见表3、表4、表5。

表3 家长问卷人数 (略)

表4 对儿童是否会出现心理问题的回答 (略)

表5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愿意咨询的机构和地点 (略)

3 讨论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需求,由于宣传力度的不够,他们多数不知道本地区有心理咨询门诊;出现心理问题,大多数愿意通过 教育 机构和学校的心理老师来解决,仅有少数人愿意到儿科门诊治疗;大多数的家长都曾阅读过有关心理知识方面的文章,而且大多数家长都能认识到儿童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愿意带孩子到心理门诊进行咨询;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很少知道他们的所在地有心理咨询机构,所以当孩子有心理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还是愿到当地 医院 的儿科寻求帮助;由于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不能鉴别出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当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症状时,总是被当着躯体疾病就诊于儿科门诊。

为什么心理 问题 常常被误认为躯体疾病呢?这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引起了躯体反应,这种反应表现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了相应部位的症状,即内在心理问题以躯体功能异常的形式表现出来,出现相应的躯体症状 [2] 。

现今,为什么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了呢?资料表明,我国3~15岁的孩子中,5%~15%存在着心理疾病,在校的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者约25%~30%,79%的儿童心理疾病是父母心理错位引发的,70%的家长认定自己的孩子受 教育 的程度要在本科以上水平,他们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水平、性格情绪特点及心理发育年龄特征,对孩子提出的期望与要求过高,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和“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给儿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若过度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久久得不到缓解,慢慢地就会出现诸多的心理卫生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表现为三种形式。

3.1 情绪表现 如恐惧、焦虑、沮丧、抑郁、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等。例1,女,7岁,因纳差、呕吐2个月余来诊。患儿2个多月来不思饮食,反复腹痛,有时呕吐,就诊多次,予消炎开胃止吐解痉等药 治疗 无效,钡餐透视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病变。详问病史,患儿发病均在晨起刷 牙或早饭时,双休日或节假日症状消失,诊断为学校恐怖症。嘱家长停止喂药,找出孩子不愿上学的心理因素,要求家长和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上学的兴趣。病情 分析 :该儿出现症状的时间均在早晨即将上学的时候,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上学的行为,是将内心的焦虑和痛苦转化为机体的不适即腹痛、呕吐等症状表现出来,药物治疗无效,解决问题的正确 方法 是进行心理治疗,家长和学校相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厌学的念头,增加其在学校生活的乐趣,随着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症状也就自行消失了。

3.2 行为表现 如离群独处,不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等。

3.3 生理表现 以拒绝上学和拒绝 考试 为主要表现的学校恐怖症、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焦虑症,在临床上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尿急、尿频,心慌,心跳加快,出汗,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头痛,晕厥,叹气,腹痛,早醒,入睡困难,耳鸣,瘫痪,抽搐等;以 学习 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忧郁症和不被人们所注意的分离性焦虑。例2,女,13岁,因哮喘发作住院。患儿哮喘发作3天,多次就医,门诊予数种药物解痉平喘治疗无效。入院时神志清晰,呼吸深慢、胸廓起伏明显,随着呼吸弯腰伸颈。体格检查无紫绀及鼻扇,肺部听诊无哮鸣音。详细追问病史,平时学习成绩好,父亲刚去世不久,原与父亲比较亲近,生活上依赖性较强。3天前因考试成绩不佳被母亲责骂后当即呼吸加快,继而哮喘样发作,入睡后消失。入院诊断癔病。在母亲的参与下给予暗示治疗,配合心理疏导,症状很快消失。观察1天,未再发作,次日出院。病情分析:该儿平时比较依赖父亲,父亲的去世对其打击较大,当其还未从痛苦中走出时,又因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受到母亲的批评,自觉委屈,感到无助,气郁胸中,遂利用自我精神防御机制中的转化机制将精神上的痛苦躯体化,以哮喘样发作形式来解除自己的内心苦恼,以此引起母亲的关注,求得母亲的原谅。例3,女,4岁,反复咳嗽半年余,曾多处就医,先后服过中西药,收效甚微。体格检查除咽部稍充血外,无其他阳性体征,胸片提示肺纹理稍增多。仔细询问病史,咳嗽实为清嗓动作,入睡后消失,诊断发声抽动。予以镇静止咳治疗。1周后复诊,症状消失。病情分析:该儿病程半年,久治未愈,患儿伴着药物生活了半年。该病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引起咽喉部不适和咳嗽,病愈后在大脑皮层形成了惰性兴奋灶而反复出现抽动动作 [5] 。因咳嗽不愈,家长焦急不安的情绪 影响 到孩子,使症状得以强化并延续,经镇静药治疗使症状暂时得到缓解,焦急的家人看到了希望,喜悦的心情影响了患儿,使其注意力转移,心理紧张因素解除,症状得以控制而消失。这一过程也是家长在不经意中对孩子进行了心理治疗。以情绪表现和行为表现为主的孩子常被当作任性、调皮、不听话和坏孩子;以生理表现为主的躯体症状出现后和家庭环境的不良,临床表现多样化 [3] 。这些由心理问题导致躯体症状的儿童到专科就诊或咨询的比率较低 [4] ,家长会把孩子带到 医院 要求儿科医生进行治疗。如果临床医生缺乏心 理学 知识,在询问病情时往往就会只考虑躯体疾病而忽视对心理因素的追究,只做躯体检查不做心理检查,在进行疾病诊断时考虑的是病理因素,很少能把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联系起来,这些相应的躯体症状常常会被误诊为各种躯体疾病,如心脏病、哮喘、咽炎、胃肠炎、尿路感染、脑炎等疾病,做各种检查,服许多药物。只有当孩子的症状久治不愈时,医生才会建议进行心理咨询,造成了身心伤害。

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中,心理学越来越重要。伴随着医学模式的 发展 转化,对儿科医生在临床诊治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 影响儿科医生最佳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小儿心理的忽视 [6] 。为了适应 现代 医学发展的需要,临床儿科医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卫生学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 总结 经验,在疾病的诊断中要从患儿本身疾病、环境、心理状况几方面综合考虑,找出发病原因,以防漏诊和误诊,让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得到及时的咨询与治疗。

参考 文献

1 杜亚松.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上海:上海 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0.

2 Egger HL,Coostello EJ,Erkanli A.Somatic complains and psyˉchopathology in children and addescents:stomach aches,musculoskeleˉtal pains,and headaches.J Am Acad Child Aclolesc Psychiatry,1999,38(7):852-860.

3 裴竹英,包新华,秦炯.儿童心因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63-265.

4 张劲松,许积德,沈理笑.儿科患儿心理健康状况与早期干预的初步探讨. 中国 儿童保健杂志,2001,9(6):380-382.

5 林传水,朱春华,左敏.抽动症1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8):498.

6 钟友彬.心理与疾病.北京: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函授大学,2000,11.

临床心理学相关论文2

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一例车祸后行脾切除术的患者的案例分析,说明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心理咨询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病人手术十二天后出现的症状,使临床医生非常困惑,明明手术非常顺利,病人却出现了一系列不匹配的症状,如何有效区分是心理疾病引起的症状,还是躯体疾病引起的症状,心理学的知识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 临床 应用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304-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作为临床的大夫会越来越体会到,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除了生物因素之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从整体的观点出发,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性格特征及社会背景,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对于疾病的诊治、转归,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以下是我院今年接诊的一位因车祸行脾切除术的患者,男,21岁,手术12天后,出现尿失禁,自述头晕、头痛。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排除生物因素,根据主治医师经验,依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应该不会出现这些症状,但病人诉说头晕、头痛,夜间尿床,病人诉说不知道自己尿床。主治医师分辨不清,请心理科医生会诊。

经过咨询了解到,患者父母均健在,兄妹三人,有一哥、一姐,住院期间由父亲与姐夫看护。母亲身体不好,去年因意外事故做脾切除手术后,出现尿失禁。根据基本情况,及与患者的沟通可以分析得出:

订单
查询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2751653207 举报邮箱:2751653207@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来赋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754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