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有几种筷子?
- 这些筷子是干什么用的?
- 为什么吃饭用筷子更好?
3. 启发幼儿联想,让他们想一想还有哪些种类的筷子。
4. 讲解使用筷子的方法,并示范正确的持筷姿势。
5. 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夹、挑、拨桌上准备的东西,比较谁夹得多、夹得快。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并让幼儿讨论夹东西的技巧和筷子的优缺点。
6. 引导幼儿思考:
- 哪种筷子比较好用?为什么?
- 使用筷子吃饭时应注意什么?
活动延伸:
1. 用旧挂历纸制作纸筷子,供游戏时使用。
2. 收集旧的一次性筷子,和老师一起涂色,制作筷子操器械。
3. 学习做筷子操。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通过猜谜语对筷子产生了兴趣,了解了筷子的特点、种类和使用场合,并能够积极参与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大部分幼儿基本掌握了正确使用筷子的技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们了解中国传统食品饺子、粽子和月饼的知识,培养他们对传统食品文化的热爱,学会谦让和分享,以及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索多样性的能力。
准备:视频《除夕的来历》、《粽子的来历》、《月饼的来历》;食品:饺子、粽子、月饼;饺子、粽子、月饼的图片;外国传统美食的图片;盘子、筷子、擦手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看视频《除夕》。
1.老师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些什么?你们知道这一天叫什么?答:除夕。你们知道除夕为什么要吃饺子和团圆饭吗?
2.放视频:介绍除夕吃饺子的来历。
3.小结:原来吃饺子是我们中国人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我们幼儿园在迎接新年的到来也会包饺子,回忆一下我们包饺子吃饺子的快乐时光吧。
4.出示2015年迎新年包饺子的图片。
二、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吃”的文化。
1.老师问:饺子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食品,知道什么叫做传统食品吗?答:经过历史的洗礼,至今仍旧保留下来的食品为传统食品。
2.出示粽子的图片。
3.老师问:你们喜欢吃吗?你们知道哪个节日会吃这个食品?你们知道粽子的来历吗?
4.播放视频《粽子的来历》。
5.小结:原来粽子有这样一个故事,这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食品,它不仅只是用来吃的,而且它代表着一种含义。
6.引出月饼: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的两种传统食品了,那么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传统食品?(幼儿纷纷发言)
三、中国传统食物品尝和分享。
1.老师说:没想到我们中国的食品背后有这么丰富的故事吧,你们想不想尝一尝?
2.出示食品,师:今天老师把它们带到了现场,要和你们、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3.请幼儿自主选择食品并尝一尝,提醒幼儿要与同伴、客人老师分享食品,也要注意卫生,吃之前用湿毛巾擦手。
4.小结:刚才我发现你们过去拿食品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有礼貌,懂得谦让,懂得分享,也很爱卫生,吃东西前后都会擦手吃完也会擦嘴巴,这都值得老师表扬。
结束延伸:
1.出示图片,简单介绍外国传统食品文化。
2.老师说: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的几种传统食品,而且还品尝了,平时,我也看见你们带了外国传统食品来幼儿园吃,那么回家后可以要你们的爸爸妈妈告诉你们有关外国传统美食的故事。
活动设计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