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自动化仓库的特点:(1)仓库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2)采用高层货架、立体储存,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土地购置费用;(3)采用托盘或货箱储存货物,货物的破损率显著降低;(4)货位集中,便于控制与管理,特别是使用电子计算机,不但能够实现作业过程的自动控制,而且能够进行信息处理
52.仓储保管技术(P154)
53.物流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54.配送的优点:推行配送有益于物流运动合理化和专业化;推行配送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推行配送能够变分散库存为社会集中库存,有效降低社会库存总量;推行配送有利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推行配送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推行配送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流通组织的综合优势,有效解决运输问题。
55.配送的发展阶段:高频率、小批量配送;共同配送(协同配送);一体化配送
56.配送中心的功能:集货功能;储存功能;分拣、理货功能;配货、分放职能;倒装、分装职能;装卸搬运职能;送货职能;信息职能
57.配送的工艺流程(P179)
58.配送中心的内部结构(P183)
59.企业物流:可理解为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物品的实物运动,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
60.企业物流管理:就是针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物流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顾客满意的服务水平,使物流更好地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
61.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开展企业物流诊断,规划实施物流管理方案;以最少的资金占用,准时可靠地组织各种原材料的供应,追求成本最低点的订货批量;以零等待、零缺陷和零库存为目标,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原材料和零配件直送工位的比重,实现生产精益化;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物料进行科学管理制,订出整个生产过程的最优物料供应方案;通过制订合理的配送路线和分拨方式,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环节和最精确的时间,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进而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62.影响企业物流管理的因素:销售渠道因素(批发渠道、零售渠道)、区域大小因素、物流基础设施因素、需做的决策因素
63.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64.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物流的国际性、国际物流的复杂性、国际物流的风险性、国际物流的不规则性。
65.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国际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货地点。
为履行单一方式货物合同所规定的货物接送业务,则不应视为国际多式联运。
66.国际货运代理的作用:组织协调作用、专业服务作用、咨询顾问作用、降低成本作用、沟通控制作用、资金融通作用
67.国际物流合理化的主要途径:成品出口渠道系统、单位承租装载系统、连贯输送托盘化、海空联运、大陆桥运输
第一章物流基本概念
1物流的定义
当前国内外对物流定义很多,它们各有侧重,有的偏重物流系统组成,有的强调物流功能要素。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定义为: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2物流的分类
物流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如果采用第二种分类方法,则物流可被划分为:
1)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
它是一个整体的物流系统。
2)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内部范围内物品的流动活动。
它又可以区分为五个具体的物流活动,即: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
3供应链概念
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经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我们可以简要地将供应链系统分成三个大的网络:供应网络、制造网络、分销网络。
与这三个网络匹配存在有三种物流形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分销物流。
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系统是否具有竞争力,不仅要看这个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而且还要看它和整个供应链上合作伙伴运作的协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