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体埋藏于大冶湖围垦区下面,地面为纵横交错的灌渠及良田,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群第五~第七岩性段的浅灰色、黄褐色灰质白云石大理岩中,也在石英正长闪长玢岩与大理岩接触的大理岩捕虏体中。鸡冠嘴矿体总体走向EW,倾向NW,倾角70~84°,主矿体走向长500m,厚度5~40m,平均品位Cu1.8%,Au2.2g/t;桃花嘴矿体总体走向NE10~30°,倾向NW,倾角65~75°,主矿体走向长550m,厚度6~54m,;平均21.16m,平均品位Cu1.93%,Au2.2g/t。
3、开采技术条件
3、1. 鸡冠嘴矿区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矿体顶底板围岩,随各矿体赋存部位不同,其岩性有较大差异,赋存于大冶群碳酸岩地层层间的矿体如Ⅰ、Ⅱ、Ⅲ、Ⅳ矿体大部分,其顶底板围岩主要为大理岩和白云质大理岩,部分矽卡岩;Ⅲ号矿体南东缘,其顶板为大理岩和白云质大理岩,底板为石英闪长岩。矿体和围岩一般较稳固,局部透辉石矽卡岩、粘土蚀变侵入岩和构造破碎带等则松软破碎、稳固性差。鸡冠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偏复杂的岩熔充水矿床类型。
3、2.桃花嘴矿区
矿体与矿石类型构造复杂,很难分采。其上部母岩为角砾岩,一般胶结较好,但局部为粘土侵入岩、矽卡岩角砾使矿体软硬不均且稳固性中等,总体自上而下完整性与强度逐渐变好,中下部多为致密坚硬的块状矿石,稳固性良好。矿体顶板围岩主要为变质岩类,以4~6线为界,西部以接触变质的矽卡岩类为主,稳固性稍差;东部由坚硬的碎裂结构角砾岩组成的地段稳固性较好之外,其余地段可能发生强塑性变形。底板围岩以坚硬的块状结构矽卡岩为主,稳定性普遍较好,但也有塑性变形的围岩条件。该矿床以溶蚀裂隙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岩溶充水矿床类型。并应指出,两矿床均处于地表平坦的大冶湖围垦区之下,不允许陷落。
4、生产系统介绍
4、1矿山开采方式和开采范围
开采方式:设计开采对象为隐伏矿床,埋藏深,且矿区地表为大冶湖围垦良田,只宜地下开采;
开采范围:鸡冠咀矿床和桃花嘴矿床;
开采顺序:中段间开采顺序为混合式开采顺序,既有上行式开采,又有下行式开采;中段内回采顺序为混合式回采顺序,既有前进式回采,又有后退式回采。
生产能力:3000t/d。
4、2矿山开拓
鸡冠嘴二采区和桃花嘴矿区采用主副竖井开拓,中段开拓方式为上下盘运输巷加穿脉和下盘运输巷加穿脉开拓方式,中段高度50m。主井直径φ5.5m,副井直径φ5.0m,桃花嘴风井直径φ3.5m,鸡冠嘴风井直径φ3.5m。
一采区采用主副斜井开拓,中段高度30m。
5、采矿方法
目前主要应用的采矿方法有: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嗣后充填、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盘区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浅孔留矿嗣后阶段充填法。
6、主要生产系统
6、1.提升系统
主井提升采用双箕斗提升系统,负责提升矿石和部分废石。副井提升采用单层罐笼带平衡锤提升系统,负责提升人员、材料和设备。
主井提升机型号:JKM-2.25×4(Ⅰ)C型多绳摩擦提升机,配ZDU-151-1B型直流电机,功率360KW,最大提升速度8m/s。
副井提升采用单层单罐笼带平衡锤提升系统,罐笼底板尺寸为4.4×1.8m,选用JKM-2.25×4(Ⅰ)C型落地式多绳摩擦提升机,配ZDU-152-1B型直流电机,功率360KW,最大提升速度8m/s。
6、2.运输系统
矿石和废石用1.2m3 侧卸式矿车、7t电机车和0.7m3 翻转式矿车、3t电机车运至中段溜井卸载,再由箕斗提至地表。
6、3.通风系统
井下采用中央、对角式通风系统,各矿区采用侧翼对角式通风系统,由副井集中进风,新鲜分流分至鸡、桃两矿区需风工作面,污风由各矿区回风井巷排出地表。
6、4.排水系统
井下采用接力排水系统,在-580m、-470m和-320m中段设有泵站。
-320m中段设D280-65/84×7水泵三台,电机型号JSQ158-4,功率680 KW,排水管路Φ325×8mm无缝钢管2条,水仓容积1000m3(2个)。
-470m中段设D280-43/84×5水泵三台,电机型号Y355-39-4,功率250 KW,排水管路Φ325×10mm无缝钢管2条,水仓容积1000m3(2个)。
-580m中段设D25-50×3水泵三台,电机型号Y200L1-2,功率30 KW,排水管路Φ89×5mm无缝钢管2条,水仓容积420m3。
6、5.供风供水系统
地表建有空压机房,内设6台61.7 m3和1台41.8m3螺杆式空压机。经φ219×6mm无缝钢管供风管路由主井和副井进入各中段用风点。
61.7 m3螺杆式空压机型号TS32S-400L/WC/SULL,电机型号Y3151-4/UYG4001-4,功率300KW。
41.8m3螺杆式空压机型号TS25S-300L/WC/SULL,电机型号NEC5010-4,功率224KW。
井下用水由地面高位水池供给,经主井和副井至各中段用水点。
6、6.充填系统
井下充填采用新型胶固料分级尾砂胶结充填。搅拌好的充填砂浆采用管道自流输送。在鸡冠咀017线通风井附近建有尾砂胶结充填系统,目前装备有Φ8m容积640m3的立式砂仓2座、Φ8m容积500m3的立式砂仓2座、Φ6m300t胶固料仓2座,充填能力为100m3/h。
一期充填系统采用卧式砂仓尾砂胶结充填工艺。该系统工艺较为简单,存在生产能力低、自动化程度低、充填体早期强度低及充填体分层离析明显的缺陷。
二期充填系统采用立式砂仓尾砂全水单管胶固充填工艺,使用特种硫铝酸盐水泥作为充填胶结剂。二期充填系统提高了充填自动化控制程度,但由于成本高、充填体易于析水软化甚至丧失,后期充填体整体承载与直立性能差,难以承受回采时爆破冲击破坏,不能很好满足采矿生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