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欧美工业国从全世界范围获得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货币可自由兑换,经济危机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六、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破产;
(2)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4)洋务运动中近代军事、民用企业的兴办近代工业的出现。
“自强”:成立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开设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求富”:成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
七、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曲折发展
(1)兴起:
①兴起:19世纪60、70年代
②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影响;
③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④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机器磨坊
(2)甲午战后(19世纪末)初步发展
①原因:清政府放宽限制、实业救国的思潮、收回利权运动
②概况: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实业家:张謇和荣氏兄弟
(3)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①原因:
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和实业救国的推动;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②表现:
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迅速发展;
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获得一定发展;
化学工业的代表——范旭东
八、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民族工业(影响发展的因素)
(1)封建主义
(2)资本主义
(3)官僚资本主义
九、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及原因
(1)服饰:
晚清: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装传入中国
民国:中西合璧中山装和旗袍
(2)饮食:19世纪40年代,通商口岸出现西餐馆;19世纪七八十年代,西餐成为时尚
(3)建筑: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地区
(4)断发: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5)不缠足:维新人士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等倡导,不缠足运动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