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赋资料网 文化创意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会考知识5篇

发布时间: 2023-05-01 18:02:37
下载文档

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岳麓版历史必修二会考知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会考知识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经验教训

(1)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核心内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①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

②主要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农、轻、重等关系

③成果:“一五计划”成果图

④意义: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3)三大改造:1956年底,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标志:生产资料的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计划经济建立。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4)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①中共八大:(1956年)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当前的主要任务。

②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③左倾错误:

表现: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

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④纠“左”举措: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会考知识2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农作物:水稻(南)、粟(北)(引进作物:玉米、番薯)

(2)生产工具的变革:

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②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

③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出现

④唐代:曲辕犁

⑤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

(3)水利设施的完善:

①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②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

(4)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

②自耕农经济:?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产生:春秋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

订单
查询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2751653207 举报邮箱:2751653207@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来赋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754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