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9世纪最后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社会立法的方式对社会领域进行调整,英国1874年颁布法律禁止10岁以下儿童在纺织厂工作,1878年的整顿法案确立了工厂卫生的监察制度等;德国1890年出台了“青工保护法”等。这反映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A、社会危机的空前严重 B、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
C、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D、已过渡到国家垄断阶段
历史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22分、26题18分、27题12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殷商时,土地归商王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所有,西周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春秋以来,周天子失去了对土地的控制能力,土地所有权下移,土地归诸侯、卿大夫支配使用。直到战国前期,在各国范围的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仍属于诸侯。诸侯用分封、赏赐、授田的方式,把土地分给封君、功臣。“从土地和权力的关系看,春秋一代与西周相比,土地占有关系并无本质的突破,只是在多级占有关系中主导地位与非主导地位升降……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是在战国中叶以后到秦汉时期,这个时期突破了一元性的多级占有形式,而逐渐出现了土地占有形式多样化的局面。 ——摘编自张云樵、曹东方《试论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转化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中叶以后土地所有制变化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占有的几种形式。(10分)
材料二 租佃契约关系大约在两晋隋唐时期逐步发展起来,至北宋占据主导地位。安史之乱后,包括均田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国家土地所有制日越衰落,宋朝顺应土地私有的历史趋势,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使得宋代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再加上社会阶层流动的变化无常,使宋代土地所有权的转换非常频繁。在此基础上,宋代租佃制得到了较快发展。较之以往的庄园农奴制,在宋代租佃制下,地主与佃户间的主仆关系只存在于租佃关系中,不再具有世袭性的永久性,一旦租佃关系解除,人身依附也随之消失,佃户与田主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尽管佃户依然背负着沉重的地租负担,田租征收以实物为主,但他们基本上摆脱了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当然,租佃制的不断膨胀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租佃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国家 途径 法律(标志) 国家政体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美国 独立战争 1787年宪法 总统制共和制
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大革命) 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民主共和制
德国 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君主立宪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以英德政体为例从君主和议会权力方面说明其差异性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10分)
材料二 德国民法典的制定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酝酿和讨论的阶段。……从1873年德意志帝国修改宪法到1896年8月24日《德意志民法典》公布,在长达20余年的制定过程中,历经两个起草委员会、一个议会的专门委员会的讨论,两次把草案公布向公众证询意见;参加委员会的不仅有专门的法学家,还有经济学家与各种实务工作者,参加讨论的更是广泛,许多著名的法学家都提出详细的意见,从极不相同的角度提出批评性意见。……民法典公布后,同时或相继公布了一些必要的附属法律,这些法律都与民法典同时施行,最主要的是民法典的施行法,详细规定了民法典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与各邦的邦法的关系,全面地、彻底地解决了、完成了制定民法典的任务——统一全德的私法。英国法学家梅特兰说。德国民法典在其生效之时是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最好的法典,我以为,从未有过如此丰富的一流智慧被投放到一次立法行为当中。”——摘编自谢怀栻《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意志民法典形成过程的特点。(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专制。故秦始皇始一海内,而李斯、蒙恬之属,皆以游士擅政,秦之子弟宗戚,一无预焉。汉初若稍稍欲返古贵族分割宰制之遗意,然卒无奈潮流之趋势何!故公孙弘以布衣为相封侯,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B A A D B A A B D B C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项 B D C B C B D D A D A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22分)
(1)原因:铁农具、牛耕的使用与推广;私田大量开垦,井田制瓦解;各诸侯国为增加赋税进行变法,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6分)
形式: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封建农民土地所有制。(4分。答对3点得4分,答对2点或1点的,每点都只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