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教学常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重点关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后辅导等主要环节。
1. 备课:继续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长要负责确保备课质量,每位教师都要树立集体质量意识,做好备课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备出优质课,特色课,全力打造实用课。共同探讨“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发挥每位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2. 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注重使用现代化手段,明确课堂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扎实有效,合理分配师生活动时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3. 作业布置和批改:作业设计要控制在适量范围内,注重质量。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端正,符号规范,点评到位。体现减负增效的实施。
4. 课后辅导:继续提供优质辅导,定期、有计划地组织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努力取得明显的效果。
5. 培养青年教师:开展校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活动,组织学习教学理论,要求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分析、教学反思与总结等,指导青年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
(三)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备课组长要统一组内教学进度,组织好各项质量检测。
1. 单元检测:重视单元知识达标检测,严格考核,及时进行检测分析,查漏补缺。要合理安排单元知识梳理和试卷命题。
2. 期中、期末检测:对学校安排的常规考试,要严格把关教学质量,认真进行试卷分析,为下一步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四)开展教研活动,推动教学改革。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组织教师进行公开课,观看学科光盘录像,并进行研讨交流,记录成果。时间安排为每周三下午第一节公开课,第二节研讨。协助区教研室和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片、学校好课评比活动。
(五)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各备课组之间教师要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5节,边听边思,记录和评注。通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学校整体的数学教学水平。
一、分册复习(两周时间)
中考要求复习课内字词和文常。我们要把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整理出来,使之有条理,方便学生记忆和掌握。
复习要点:
1. 课文中的字词
2. 掌握其他文学体裁的常识,比如散文和小说
3. 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特别是一些名人大家,比如鲁迅、唐宋八大家等。
二、专题复习(三月下旬和四月共六周时间)
根据语文教材的编排,按照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五周)。
1. 古诗文专题复习(两周时间)
2. 记叙文专题复习
3. 说明文专题复习
4. 议论文专题复习
5. 其他语言运用的专项练习
同时进行作文训练(一周时间),让学生熟悉假期收集的写作素材。学习优秀作文,模仿其谋篇布局,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够清楚地交代人物或事件。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典型范文,从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够找准方向,提高写作能力。除了专题复习外,每周坚持进行一次作文训练。
三、模拟冲刺(三周时间)
离中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多发放试卷让学生进行大量练习,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保持冷静面对考试。教师要准确评讲试卷,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可以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够不急不躁地回答所有题目要求。
四、猜题、押题(六月余下的时间)
再次复习一些热点问题,结合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更加明确目标,一切为了得分。在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
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复习迎考,我们要想办法更好地进行复习工作,这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难点。现备课组有以下思考:
一、培养学习习惯,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
针对九年级学生,大多数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我们要指导和督促学生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进行自测和师测,确保今天的任务今天完成,不能拖延。
二、每一节课都要用功。
九年级下学期的时间很紧张,期望学生在课下花很多时间在语文上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比如第一轮复习时坚持当堂听写和默写,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虽然在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填空式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也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学生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答题能力,以应对85%主观题目的考试。在教学中要突出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思想,对生活和社会有更深的认识,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能够和老师一起从大量的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掌握答题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