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要努力去做。
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先答一答,有时还要写到教案上。
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语,教师一定要先写一写,每一个写的字应注意什么,特别是每一笔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一定要把握准,否则就写不规范。
现状之三:语言积累不丰富
从三类学校的抽考和小学毕业水平测试试卷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在语言积累方面失分较多,如抽考试卷中,学生不会写描写春天的词语;默写古诗要么记不住,要么错字多;说不出喜欢课文中的“谁”及其原因;毕业水平测试中,不是教材要求背诵的段落学生重视不够,即使是非常优美的段落,学生也记不住。
策略:采用科学的策略,加强语言积累。
实验教材把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列入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中的“找找抄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会填”等,大修订教材也安排了“把你喜欢的词句抄写下来”方面的习题,这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材安排这些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
(1)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练习,指导学生在熟读、熟背的基础上,抄一抄,自己再写一写。
(2)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积累。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是积累语言的典范。
因此,读文后一定要安排学生对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进行记诵、摘抄。
如读了《泉水》一文,可让学生找一找“火红的杜鹃花”、“尽情地歌唱”之类的短语,背一背,抄一抄。
学了古诗,一定要让学生抄一抄,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就熟记的词语、短句分类整理与摘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指导学生加强课外积累。
如春天到来之际,可让学生分别找一找描写春天景物的词句;教师出示一些描写小动物外形的优美语句,然后让学生去找一找,记一记;接触到谚语、歇后语、对联之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谚语、歇后语和对联,定期交流,看谁找得多,背得多。
现状之四:阅读教学无针对性
无论是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阅读教学如出一辙,从揭题到内容分析,课文讲完了也算完成了任务。
这样的阅读教学教师辛苦,学生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随之消失。
策略:把握年段特点,实现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的要求是;(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4)阅读时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
第二学段的要求是:除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外,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第三学段的要求是:“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推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故事梗概,体会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那么如何体现年段特点呢?
(一)低段的阅读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按照“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内容——细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内容——精读课文,指导朗读,培养语感——品读课文,学习语言,加强积累”的教学流程组织教学,让学生读有目标,读有收获,真正实现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读出感情的目的。
(二)中高年级的阅读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采用由“整体——部分——整体”策略组织教学。
就一篇课文而言应抓好以下环节。
(1)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课前,教师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由课文题目猜想文章内容。
然后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快速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在充分感知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内容没读懂,哪些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必要时可让学生写一写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感知、领悟和概括能力。
(2)精读课文,探究重点。
在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探究。
或紧扣文中的重词句,理解其意思,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或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揣摩其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读书释疑;或让学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或就典型人物,分析人物形象,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或挖掘文章的“空白”处,引发学生的想象,补出相应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读的指导,在重点探究的同时,引导学生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培养学生的语感。
平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注重讲解,轻视读的指导。
其实,我认为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