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沟通学问,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提出并梳理问题,训练学生的总结力量和代表小组同学发言的力量以及向其他小组质疑的力量。
第五,小组学习的评价肯定要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评价方式也要敏捷多样,促进学生进展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动育人方式变革。
我们要通过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挑战,经受问题解决的过程。
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帮忙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标的落地,需要教师做出转变。
教师要从“教”向“育”转变,从教“学问”到探究“实践活动”模块,为学生搭建新的学习场域。
由于教师转变,教育才会转变;教育转变,学生才会转变;学生转变,将来才能转变。
2024版语文课程标准把“言语文字的累积与梳理〞作为根底型任务群加以设置,并且排在任务群之首,贯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学习的始终。
部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语文园地中增设了“交流平台〞这一板块。
其教学内容是对本单元语文知识以及语文学习方法的总结、梳理和稳固,强调了用“交流〞的形式,通过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流本单元的所学所得。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回忆梳理,在点评中运用展示学习成果。
由此可见,“交流平台〞对于单元教学重点的落实、语文要素的掌握和阅读素养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以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的教学设计为例,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单篇课文与单元整体结合,落实单元学习要素
“交流平台〞的学习是对单元学习要素的归纳,而单元中每篇课文的教学又必须围绕单元学习要素来确定目标。
两者可以说是总分关系。
所以,在教学时,我们不能将两者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教学,而应有机渗透,适度结合。
既要确保单元中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在单元语文要素的总领下精当精确,也要把“交流平台〞中的单元语文要素分散落实、有序推动。
以五年级下册第—单元为例。
本单元语文要素其一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交流平台〞的内容也是围绕这一要素展开的。
前两条是结合文中例句总结出了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后两条则提出了读者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既有对单元所学课文的方法的回忆,也有对学文时方法的总结。
所以,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的关注和体验,首先应该融入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落实。
如:教学本单元第2课(祖父的园子)时,依据单元语文要素,设计这样的自学提示:“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出祖父的园子给“我〞的感受吗?‘我’抓住什么来表达这种感情的?找出相关句段说一下你的感想。〞这样,学生在自读批注——交流感想——点评升华三个环节中,能够明确“我〞从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思念。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全课小结时,进一步明确作者萧红表达感情的方法是借物抒情,也可以说是间接抒情。
再如:教学本单元第3课(月是故土明)时,当进行到课文第5段时,我采纳了引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离开故土四十多年了,但是无论我走到哪里,看到多美的月亮,最难忘的还是故土的小月亮。
师:我看过
一组: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的月亮
师:我也看过
二组:无边无垠的大沙漠中的月亮
师:我还看过
三组:碧波万顷的大海中的月亮
师:我更看过
四组:雄伟雄奇的高山上的月亮
师:但是,他们都比不过故土的月亮。
因为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