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方式大体分为五类,淡水池塘养殖,淡水大水面养殖,浅海养殖,海洋滩涂养殖和工厂化养殖。
细分起来有:海水池塘海水工厂化海水筏式海水网箱、淡水池塘,淡水网箱,淡水网箱,淡水工厂化,淡水流水;池塘养殖产量占淡水养殖的70.3%,面积占淡水养殖的42.9%。
大水面包括湖泊水库河沟养殖面积总计301万公顷,占淡水养殖的53.2%,产量397万吨,占淡水21%。
二、水产品消费鲜销依然占主要,深加工产品转向内销
中国以每年消费量1360万公吨鱼的数量被排名第一。
日本和美国在研究中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2010年城镇人口消费量14公斤,07、08、09年之前是12公斤,乡村人口五公斤,畜禽肉城镇是30公斤出点头,乡村是19-20公斤左右。
2010年人均占有量达到36.86公斤,2006年35.00公斤,2007年36.0公斤。
有人分析说,目前中国年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已达36.86公斤,中国已经成功解决了“吃鱼难”问题,不见得,人均占有量大,但是国内消费量很低,可知数据并不能皆是现实吃鱼难的问题。
此类数据说明有相当部分的水产品用于出口到国外出口创汇,同时大量水产品被制成饲料或其他工业加工制品。
国家农业部数据,2010年前三季度,批发市场平均水产品每公斤16.46元,海水产品每公斤29.51元,淡水每公斤11.73元,相比蛋白质来源的肉类产品价格更低,而鱼类的营养价值高于同单位的畜禽肉类,具有优势。
传统的水产品消费主力在于沿海和内陆渔业较发达地如长江中下游,大西南区,鱼肉是沿海地区蛋白质来源的传统来源。
因区域资源、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问题,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内陆农村的水产品市场很不发达,人均水产品的占有量和消费量都很有限。
目前我国农村人均鱼虾消费量只有4公斤左右,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农村的水产品市场会得到进一步发育,9亿多的农民,若达到年人均10公斤水产品的消费量,将有500多万吨的消费空间。
大众化和高端的水产品显示出明显的价格差异性,但是在消费人群的差异将逐渐趋于消失,而占据高端的高价值进口水产品依然面向高端消费者。
与畜禽肉产品消费群的平均性相比,消费人群明显差异依然是水产品的显著的特点。
淡水养殖产品在家庭消费和餐饮消费当中很受欢迎,这些产品的价格实惠,例如鲤科鱼、虾和对虾。
海产品,包括黄花鱼、带鱼和墨鱼继续为华北地区消费者所喜爱。
国内受欢迎的进口海产品包括鳕鱼、墨鱼、鲽鱼和鲭鱼。
加工的蛤类/虾/对虾和罗非鱼排在繁忙城市消费者当中也越来越受欢迎。
高价值进口海鲜,例如龙虾、巨蚌、三文鱼和螃蟹,在面向高端消费者的宾馆和饭店里有广泛供应。
在流通环节流通,基本模式是渔户-批发商-零售-消费者,基本环节是育苗养殖户出售育苗-养殖户购进育苗进行养殖-批发商收购(-二级批发收购)-零售(水产品市场,饭店酒楼,宾馆)-消费者。
而人工养殖面向一体化经营中,企业大面积养殖和与渔户签订订单方式的养殖方式正在兴起,水产品经过冷冻技术加工或处理和包装,再利用自身优势的销售终端零售,提供了质量保证,走向了品牌化销售的道路。
近几年,我国的水产品批发交易发展迅速,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也较快。
除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外,大多数大中城市也相继建立起了适合本地特点的水产品批发市场。
我国的专业水产品批发市场已有333个,其中主产区、主销区和主要集散地有13个农业部定点的专业批发市场。
这些批发市场集冷藏、运输、批发、零售于一体,对水产品市场的繁荣直到发积极地推动作用。
此外,水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也较快,如全国水产商情网络、沿海国有海洋捕捞信息网络、长江流域主要城市水产品信息网络、14个大中城市水产品信息网络、全国水产品信息网络等,对水产品市场信息交流、扩大产品销售等都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加工技术的发展
根据MOA,水产加工设施总数从2008年的9,971家减少到了2009年的9,653家。
然而,总加工能力稳定在2210万吨(2008年为2200万吨)。
2009年总共加工了1820万吨水产品,相比之下2008年为1640万吨。
水产加工产品总量为1480万吨,其中940万吨为冷冻或冷冻加工产品。
冷冻和冷冻加工产品份额63%,2008年为62%。
设施数量减少说明最近经济萧条之后在2009年发生了产业重组,同时也提高了加工能力。
从水产品加工看,2006-2010年,水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不断增加,2010年1-8月行业整体营业收入达到1980亿元。
从各子行业来看,受消费者饮食习惯影响,冷冻加工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大,2010年1-8月其营业收入达到1505亿元,占整个水产品加工的76%。
但由于冷冻储藏、运输及采购等成本上升相对较快,2006-2010年8月,行业毛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11%-12%范围波动。
我国已能生产水产加工品数百种,如烤鳗、鱼糜制品以及传统的薰制品、糟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