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赋资料网 教师工作计划

教师个人研修计划研修目标10篇

发布时间: 2024-02-05 14:17:50
下载文档

2、学习专家们的先进理念,积极思考问题,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

3、通过专家的引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式,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4、积极参与研讨活动,积极交流,提高专业知识,逐步向专业化教师的标准靠近。

研修内容:

1、认真听取专家教授的讲座,学习理论知识。

2、实地考察,观摩课堂教学,吸取精华,提高自身素养。

3、参与班级研讨活动,表达观点,提高知识素养。

4、课后及时反思,记录感悟。

5、每天学习一个小时的教学专着,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和反思。

6、填写研修日志,将思想行动化。

7、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将感悟文字化。

研修方式:

专家教授引领、主题探讨、实地教育考察、自主合作探究、网络交流等。

总结:

通过这次“国培”研修学习,我相信自己在自身素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上会有很大的收获,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会坚守自己的信仰,不断追求进步,在教育这条路上坚定不移地向光明前进。

教师个人研修计划研修目标4

在培训期间,我认真听取了各位专家的授课,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制定了一份个人校本研修计划,以确保这次培训对我有真正的帮助和提升。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个人校本研修计划的核心是发展型和学习型教师,这意味着要从教师个人的自我发展出发,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网络学习,在专家教授的引领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成为专业化的教师。

二、研修目标

1、提高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

2、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3、熟练应用移动信息设备,推动学校整体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三、学习方式及内容

1、认真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并及时做好笔记和反思。

2、加强交流。信息技术需要交流,希望与其他同事分享心得,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或在实践中理解和消化新学习的内容。

3、向信息技术基础好的教师学习。

4、充分利用与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多请教、勤沟通,努力完成培训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记录在自己的履历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相互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四、预期研修成果

适应教学的发展,拓宽信息化视野,更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教学,实现教学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成长之路。

教师个人研修计划研修目标5

一、指导思想

我们的工作主基调是深入贯彻落实“完善体系、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以“强毅力行、追求卓越”的海门教育精神为引擎,深度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工作思路的延伸,加强“平台聚力、项目攻坚”工作路径的研究。我们要突出教育教学转型的实现,引领教育教学方式的新常态。我们要坚守“研训一体、追求卓越”的工作准则,坚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研训方向。我们要不断创新研训方式,整合研训资源,提升研训品质,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培训”工作职能,为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科学走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再添新功,为教育名市建设再增精彩。

二、具体工作

一、坚持教育质量立校树人为本的崇高意识,加强普通高中联盟化转型发展

教育质量是立校之本、树人之根,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衡量海门教育的一根标竿,更是建设教育名市的亮丽名片。我们必须牢固确立质量第一的意识,贯彻落实以提高质量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努力保持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高位、持续发展。

1.明确高考目标,强化责任意识

高中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目标,强化质量落实的责任意识。我们全市高中学校要群策群力、奋发有为,实现20__年全市高考全省至少一项核心指标第一、力争三项核心指标领先和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有新突破的目标。

2.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我们要积极开展“五严”背景下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通过示范放样、典型引路、达标过关、公益助教助学与优课评优等活动,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努力构建以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引领,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探究体验为核心,以展示交流为途径,以教师适时点拨为辅助,以当堂训练、及时反馈为保障的理想课堂新模式。我们要全面细化基础学科双休日任务驱动型自主学习导学单与语文英语主题阅读,强势推进微课研发、一体化导学单基础上的个性化备课,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教师指导、点拨的针对性。我们要积极开展常态课下观课、议课、磨课和研课活动,加强常态课堂教与学两个层面的微格研究,努力提高全市教师教学反思水平,不断优化常态课堂教学环节,促使常态课堂教与学的行为方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订单
查询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2751653207 举报邮箱:2751653207@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4 来赋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754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