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赋资料网 传媒

探索社会道路的曲折历程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5-05 16:06:18
下载文档

20.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

辨析:禁烟运动只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不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如果没有这次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利用其他借口(甚至制造事端)发动战争。因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原料,用武力打开中国闭关的大门自然不可避免。这是由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所决定的。19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分别是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打开中国的市场。

真题扫描:2006年上海历史卷考了1860年英法联军从中国劫掠东晋《女史箴图》摹本;2007年上海历史卷引用美国历史学家的一段话考查鸦片战争;2010年四川文综考了林则徐禁烟等。

高考视角:客观题的可能性较大。重在相关概念内涵及外延的准确理解;能在地图上准确标出地点名称或事件。

21.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辨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社会性质: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社会矛盾:从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革命性质及任务:由旧式农民革命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人民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社会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思想文化: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农民阶级也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阶级结构:产生了新的阶级,即无产阶级、买办阶级(大资产阶级前身)和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关系:由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转向被迫开放,并开始关注世界;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由原来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东方弱国。此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中外反动势力“和好”的局面,清王朝开始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高考视角: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试题的设计,可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景,分析相关问题,材料可能是文字,也可能是图表或实物等。

22.地主阶级与近代封建势力,农民阶级与人民大众

辨析:不要误认为近代封建势力就只有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等同于人民大众。近代封建势力包含中国近代的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及原有的封建地主阶级;人民大众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的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及小商品生产者等。

23.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辨析: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旧式农民运动,都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的。但又有较大的差别,起义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斗争矛头:太平天国将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朝统治者;义和团运动则主要指向帝国主义,对清朝统治者抱有幻想。组织方式及斗争纲领:太平天国有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义和团运动基本处于自发、分散状态,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指挥,也没有革命纲领。指导思想:天平天国将西方_义、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利用宗教来发动群众;而义和团运动则持符念咒,设立神坛,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对外关系:太平天国主张与西方平等往来,向西方学习;义和团盲目排外,不能区分资本主义侵略与外来先进文明。注意:太平天国运动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所以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把太平天国运动纳入民主革命的范畴,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目标是反封建反侵略,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

真题扫描:2007年全国文综Ⅰ考了19世纪末的“民教冲突”;2008年上海历史卷考了受_影响的农民运动,全国文综卷Ⅱ考了太平天国对近代化的影响;2009年江苏历史卷考了西方对太平天国的镇压;2010年上海历史卷主观题考了义和团团民的思想等。

高考视角: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考查重在两个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义和团运动本身暴露出很多落后因素,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因此可能提供相关材料尝试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

24.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

辨析: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25.辛亥革命、清王朝的灭亡、北洋军阀统治

辨析:

易错点:对概念内涵及外延的把握。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没有结束封建制度或专制政体,更没有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产生的经济基础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不是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是因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得出的结论。成功,是从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这一革命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来说的;失败,是从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来说的。

易混点:对概念的界定容易出现误区。辛亥革命在狭义上指武昌起义。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的起点是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结束于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清王朝灭亡的标志是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不要误认为是1911年的武昌起义或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北洋军阀统治指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到1928年张学良改易旗帜这一历史时期的统治,它经历了袁世凯统治和军阀割据两大时期。北洋军阀建立的标志是1912年3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不要误认为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

真题扫描:2006年四川文综卷考了秋瑾;2007年北京文综卷考了国民党未能组阁的直接原因,全国文综卷Ⅱ主观题考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系并要求据此分析孙中山的有关思想;2009年上海文科使用综合卷考了服饰变化的根本因素,广东历史卷考了民国初年的社会风尚;2010年山东文综卷考了清末民初反映山西社会生活变化的一首歌谣,上海历史卷考了二次革命等。

高考视角:此知识高考的常考点,命制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可能性都比较大。客观题重在概念的准确把握,能在地图上对革命地点、会议地点作出准确判断;主观题可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考查其进步作用,或从全球史观的角度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或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

26.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辨析:

对日本的影响:经济上,中国的巨额赔款,补充了必备资金,促进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使日本迅速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政治上,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挤进帝国主义大国的行列;军事上,因战争的胜利,导致军国主义的恶性发展,为二战的爆发以及法西斯的最后灭亡埋下了伏笔。

对中国的影响: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直接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这一神圣的名字逐渐被“东亚病夫”所取代,使中国人失去了最基本的尊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民族救亡运动出现高涨,先后出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对远东局势的影响:远东原来的国际秩序被打破,日本国力大增,加快吞并朝鲜的进程;日本在远东的扩张受到俄、法、德等国的抵制,帝国主义在远东的争夺更加激烈;国际关系中美日矛盾逐渐成为远东的主要矛盾。

易混点:相关事件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标志着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以资本输出为主,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为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清廷完全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形成。

真题扫描:2006年全国文综Ⅱ考了《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2007年宁夏文综卷主观题考了梁启超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评论、影响等;2009年广东文科基础卷涉及《马关条约》,重庆文综卷考了重庆开埠那一年的历史事件等。

高考视角:此知识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命制试题可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或通过材料将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进行比较;或引用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评论,要求学生进行鉴别,发表自己的看法等。

27.中华民国与南京临时政府

辨析:中华民国存在于1912~1949年。中华民国前后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是指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中央政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1月1日,只存在了三个月,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北洋军阀政府以“中华民国”为招牌,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联合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则是国民党新军阀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实际上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

2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约法》

辨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制定,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它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规定的是责任内阁制(注意:不是总统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共和制度。《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朝于1908年颁布的,其目的在于欺骗人民,抵制革命。《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于1914年颁布的,规定总统制取代责任内阁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还可以指定继承人,此“约法”将总统权力扩大到与封建皇帝一样,为袁世凯复辟帝制作了准备。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此法被废除。

真题扫描:2004年上海文科使用综合卷考了《临时约法》的制定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2005年全国文综卷Ⅱ考了《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辽宁文理综合卷考了《临时约法》的内容;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考了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2009年广东历史卷考了《临时约法》确立的体制等。

高考视角:命制客观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准确判断概念的含义即可。

29.中共一大与二大

辨析:中共一大的召开,表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工人阶级是依靠的力量,与过去一切政党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中共一大也反映出年轻的党在政治上的幼稚,如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表明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性质及任务还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将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中心任务,是机械照搬苏联模式,脱离了中国实际。中共二大解决了一大没有解决的一些理论问题,对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这是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中共所领导的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注意,不要误认为是无产阶级革命);明确指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改变中共一大将资产阶级当作革命对象的错误做法)。中共二大的中心任务是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在这个纲领里,初步提出了民主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即先完成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中共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最初成果,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真题扫描:2003年全国文综卷考了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2008年上海历史卷涉及中共一大纪念馆增补共产国际代表的照片等。

高考视角:命制客观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准确掌握其内容及概念的内涵即可。

订单
查询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QQ:2751653207 举报邮箱:2751653207@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来赋资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75482号-1.